
黄埔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报告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2024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我们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2”思路举措,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监督支持下,沉着应对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扎实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共有6方面主要工作成效:
一是促稳增效,经济新活力持续涌现。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4339亿元,同比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连续两年超2000亿元,财税总收入连续8年超千亿元,综合实力连续8年位居全国经开区第二。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新培育1个国家级、1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质量工作考核排名全市第一。新增国家级小巨人39家、单项冠军5家,6家企业入选国家级“链主”,规上工业利润增长9%。核销“以旧换新”政策资金占全市超1/4。项目建设再掀高潮。获得政策性资金125亿元,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8%、123%。引进总投资超500亿元的藏粤直流项目,新增优质产业项目404个,实现184个项目动工、120个项目投试产,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3%,工业投资连续3年超500亿元。
二是向新求强,新质生产力聚能起势。创新动能加速释放。广州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揭牌,大湾区国创中心突破2项工业软件“卡脖子”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研发投入强度达6.81%。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0家。新增高层次人才172名。新兴产业壮大发展。粤芯三期、孚能科技建成投产。小鹏汽车智造基地(南区)首车下线,广本新能源项目投产,新能源汽车产能倍增。新上市I类创新药2个,累计达到9个、占全省50%,生物医药园区排名全国第五。亿航智能全球首获无人驾驶载人eVTOL运营合格证,小鹏汇天建设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工厂,黄埔低空经济获评广东新质生产力“十大标杆”案例。未来产业迸发活力。氢能源产业产值增长超3倍。建成36个垂直大模型。文远知行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上市第一股。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值增长27%。
三是深耕广拓,营商新优势不断彰显。建设“产业版”营商环境。深入开展省营商环境改革试点,承接23项省级事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经验入选全国干部培训教材,“项目筹建合伙人”机制获评省典型案例。出台25项企业服务增值化改革举措,建成产业载体200万平方米,新登记经营主体增长22%。推进深层次改革攻坚。发布区县级首个招商引资正负面清单。推出专利海外布局费用损失险等5项首创举措,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改革荣获全国“十佳案例”。开发区控股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组建科创投资母基金,新增上市公司5家。提高制度型开放水平。获批首个工业产品“湾区认证”。举办粤新合作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中欧智能物联创新中心投入运营,引进外资项目44个,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一半。
四是融合发展,城乡新面貌整体提升。产城融合走深走实。知识城深入构建“一核两心”“一谷多园”,黄埔创新谷建设扎实推进;科学城成片打造特色园区、高端街区,“宝能-至泰商圈”获评羊城夜市先行区;海丝城建设大湾区游戏产业服务中心,打造“西区时光99”品牌街区;生物岛完成新一轮控规调整,联动长洲岛建设数智健康产业园区。建成道路33条,打通断头路8条,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城乡融合成效显著。广东省“百千万工程”考核中获评全市唯一“创先类”优秀区。全国首发城中村改造安置房票,批复城中村改造项目24个,交付安置房120万平方米。在中央东西部协作考核中获评“优秀”。绿美黄埔品质跃升。建成各类公园29个。南岗河入选全国首批幸福河湖优秀案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连续四年排名全市第一。
五是为民利民,发展新成果普惠共享。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新增学位超1.9万个,入选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荣获省、市教育督导“双优秀”。中山六院知识城院区建成运营,医改综合考核全市第一。辛亥革命纪念馆获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营业性演出增长近9倍。基本民生保障有力。高质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民生微实事”4681件。新增就业4.7万人,超额完成“10万大学生进黄埔”三年行动计划。“银发经济10条”入选全国民政政策创新案例。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澳洲山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取得突破。安全生产事故数、亡人数连续5年“双下降”,信访维稳实现“五下降”,案件类警情、刑事立案连续5年“双下降”,获颁广东省“平安鼎”。
六是笃行奋进,干事新气象更加鲜明。加强党的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覆盖开展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忠诚拥护“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提升法治能力。顺利完成机构改革。8个街道入选“2024活力街道500强”,其中联和街位列全国第五。修订实施《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弘扬优良作风。完成134个重点项目拆迁。高质量完成第五次经济普查。认真办好代表建议、政协提案497件。获评全国“政府采购先进区”。
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不够牢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不畅;公共服务距离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差距;重点领域风险不容忽视,安全隐患治理仍需常抓不懈;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党风廉政建设还需久久为功。
第二部分,2025年目标任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深入落实省委巡视工作要求,按照区委部署安排,全面建设“12136”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把“三城一岛”建设成为广州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努力在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走前列当尖兵。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明确三方面主要任务:一要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贯穿全年、抓紧抓实。二要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贯穿全年、抓紧抓实。三要把抓项目、促投资、增动能贯穿全年、抓紧抓实。
第三部分,2025年工作安排。围绕目标任务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一是大力提振有效需求,全面激活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提高消费能级。提升投资效益。推动外贸提质。二是狠抓大平台大项目,高站位锻造广州产业增长极。知识城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最佳承载地。科学城深化创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海丝城深入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科技长滩”。生物岛深化建设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三是强力攻坚科产融合,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答好科技创新“必答题”。打赢产业发展攻坚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四是系统集成深化改革,提升黄埔营商环境品牌优势。狠抓营商环境改革。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五是深入创建“双标杆区”,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上见成效。全面建设和美乡村。加力推进城市更新。优化提升城市交通。深化绿美黄埔建设。六是用心用情保障民生,高起点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区。完善民生保障体系。优化教育医疗服务。深化文商旅体融合。七是抓实抓细平安建设,筑牢社会和谐稳定坚固防线。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八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强化凝心铸魂。建设法治政府。建设高效政府。建设廉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