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
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市政策文件库

【音频】《广州市白云区“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政策解读

  • 2024-05-30
  • 来源: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
  • 分享到
  • -

音频解读

  2024年5月20日,广州市白云区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区教育局等七部门共同研制的《广州市白云区“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云府办〔2024〕97号)(以下简称《特教提升计划》)。

  一、《特教提升计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2021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要求“十四五”期间各地要继续以适宜融合为目标,积极拓展学段服务、推进融合教育,让每一名残疾儿童青少年都有人生出彩机会。2022年6月10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印发的《广东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对残疾儿童入学、特殊教育资源建设、提升保障能力等提出要求。2023年1月31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等七部门印发的《广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将形成适宜每一名特殊儿童、公益普惠、高质量发展的广州市特殊教育模式作为主要目标。

  根据国家、省、市文件要求,结合我区近年来特殊教育工作实施情况,区教育局会同其他六部门研究制定了《特教提升计划》,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特教提升计划》主要内容有哪些?

  《特教提升计划》提出我区特殊教育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组织实施等四个部分共十八条举措。

  (一)“指导思想”部分,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优化特殊教育体系,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二)“主要目标”部分,提出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特融合、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

  (三)“重点任务”部分,包括优化特殊教育体系,促进融合教育发展,强化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等三方面。

  1.“优化特殊教育体系”部分包括巩固义务教育,普及学前教育,扩大高中教育,探索拓展服务对象等方面。

  2.“促进融合教育发展”部分包括健全特殊教育资源(指导)中心体系,探索特殊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等方面。

  3.“强化特殊教育保障机制”部分包括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推进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开展质量监测等方面。

  (四)“组织实施”部分,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督导评估,提升社会融合等方面。

  三、实施《特教提升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到2025年,形成适宜每一名特殊儿童、公益普惠、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特殊教育模式。

  (一)到2025年,建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特融合、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以上,持证残疾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入学机会持续增加。

  (二)特殊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全面实现我区特殊教育学校云翔学校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招收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全面建成,特教班数量稳步增长,加快初中特教班的建设。

  (三)融合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区级、校级特殊教育资源(指导)中心全覆盖,加强辐射带动,形成区域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团队。加强特殊教育课程建设和内涵建设。充实特殊教育课程资源,提炼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性质的优秀成果。

  (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融合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按要求配足配齐专职特殊教育教师、专兼职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建设专业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构建特殊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四、《特教提升计划》对比《广州市白云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的亮点(差异)有哪些?

  (一)增设特教班。到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特教班增加至14个以上,保障特殊教育学校学位稳步增加,进一步增强特殊教育学校服务重度、多重障碍学生的能力。完善送教上门服务,合理控制接受送教上门服务学生的人数和比例。

  (二)促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深入探索融合教育资源共享与整合、教研交流与合作,发挥教育共同体整体优势,扩大优质资源覆盖。健全特殊教育资源(指导)中心体系,推动区特殊教育指导(资源)中心的规范化发展,逐步依托条件成熟(原则上设有特教班或资源教室)的普通学校(园)建立校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三)促进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加强教育与医疗保健、康复训练的合作,落实“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优先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免费提供辅助器具适配与相关服务。结合白云教育智慧云平台建设,加强数字化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应用,实现特殊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五、有关问题问答

  (一)我区如何优化特殊教育体系?

  1.坚持“全覆盖、零拒绝”原则,严格落实“控辍保学”要求。坚持和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龙头、特教班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四级安置模式,确保残疾儿童少年得到适宜安置。

  2.扩大学前特殊教育学位供给。确保学前持证残疾幼儿入学率逐年提升,到2025年达到90%。

  3.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支持我区特殊教育学校云翔学校探索举办高中阶段教育。到2025年,不断完善区属中职学校(广州市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启能班建设。

  4.探索拓展服务对象。探索逐步将普通学校学习障碍、情绪与行为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纳入特殊教育服务范围,参照随班就读学生标准提供各类支持资源,扩大服务对象和范围。

  (二)我区如何提高特殊教育保障力度?

  1.在财政投入方面,保障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继续实施特殊学生基础教育阶段15年免费教育、营养午餐补贴、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学生1.5倍课本费补助。保障特殊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

  2.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全面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到2025年,完成云翔学校泽德校区投入使用,全面实现我区特殊教育学校云翔学校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招收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全面建成资源教室。落实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和中职学校无障碍设施建设,全面建成“无障碍校园”。

  3.在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严格落实省特殊教育教职员编制标准。严格落实《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员编制标准暂行办法》,为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教班配齐配足教职工。区特殊教育指导(资源)中心依托现有资源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落实区教育研究院配备2名以上专职特殊教育教研员,学前教育教研员参与、拓展学前特殊教育教研,并做到“专人专职专用”。

  4.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加强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建设。全面落实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支持学校探索开展基于个体需求的个别化教育课程建设,实现有品质的“一人一案”。落实教育部《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探索构建特殊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把质量监测、教育评价与质量提升相结合,以评价促优化、以监测促整改。

  (三)我区将如何高效实施《特教提升计划》?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特殊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将办好特殊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特教提升计划中各项目标,压实责任,抓好落实,统筹安排资金,有效配置资源,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促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2.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区特殊教育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教育、发展改革、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健康、残联等多部门参与的分工明确、统筹协调、合力发展的特殊教育联动工作机制。统筹特殊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研机构和高校的专业力量,加强对特殊教育的专业支撑和指导。

  3.强化督导评估。加强特殊教育常态化督导与评估,将特殊教育发展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督导与评价范围。将特殊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普通学校绩效考核中。对我区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督导,建立激励与问责机制,按规定开展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专项督导检查,将落实情况纳入区政府绩效考核,推动特殊教育事业高水平发展。

  4.提升社会融合。重视社会融合氛围的建设,打造有利于特殊教育、就业与生活的社会环境。大力宣传普及特殊教育知识方法和教育政策,广泛宣传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和残疾人优秀典型事迹,引导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充分认识特殊教育对促进残疾儿童青少年成长和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的认识,促进社会接纳,营造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