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
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市政策文件库

《广州市天河区“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政策解读

  • 2024-03-13
  • 来源: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分享到
  • -

《广州市天河区“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 提升行动计划》政策解读

音频解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为了进一步推进广州市天河区特殊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高特殊学生的受教育水平和就业能力,促进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的特殊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结合天河区的实际情况,天河区教育局作为牵头单位,起草了《广州市天河区“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一、制订背景

  2021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要求 “十四五”期间各地要继续以适宜融合为目标,积极拓展学段服务、推进融合教育,让每一名残疾儿童青少年都有人生出彩机会。2022年6月10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印发的《广东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对残疾儿童入学、特殊教育资源建设、提升保障能力等提出要求。2023年2月13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等七部门印发的《广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了我市特殊教育发展总体要求与目标任务、优化特殊教育体系、促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升组织实施水平五个部分的举措。

  在深入学习国家、省、市相关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基础上,结合我区近年来特殊教育工作实施情况,区教育局会同七部门研究制定了《广州市天河区“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我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制订依据

  1.“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国办发〔2021〕60号)

  2.广东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粤府办〔2022〕20号)

  3.广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穗府办〔2023〕3号)

  三、主要内容

  我区特教提升计划提出了发展总体要求、优化特殊教育体系、促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升组织实施水平五个部分共十九条举措。

  (一)“总体要求”部分,明确指导思想、主要目标等。

  (二)“优化特殊教育体系”部分,包括巩固义务教育、普及学前教育、扩大高中教育等方面。

  (三)“促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部分,包括成立区级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加快建设校级特殊教育资源(指导)中心、推动特殊教育集团化发展、促进医疗康复及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等方面。

  (四)“强化特殊教育保障机制”部分,包括组建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课程教学高质量发展、开展常态化特殊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加强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

  (五)“提升组织实施水平”部分,包括强化组织领导、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广泛宣传引导等方面。

  四、重点任务

  (一)到2025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持证残疾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高中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入学机会持续增加。

  (二)成立区级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依托普通学校资源教室、特教班加快建设校级特殊教育资源(指导)中心。

  (三)招收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全面建成,特教班数量持续增长。

  (四)以课程与教学建设为抓手,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品牌建设的辐射面和号召力、推动融合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五)促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

  (六)建设专业化高素质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构建并实施特殊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五、具体举措

  (一)如何巩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

  1.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严格落实“控辍保学”要求,完善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特教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安置模式。

  2.以融合教育发展为导向,普通学校为发展特殊教育的主阵地,在招收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建设资源教室,依托特殊教育课程建设提高融合教育质量。

  3.结合地理位置布局,在现有广州市天河区御景小学和广州市天河中学猎德实验学校特教班的基础上,增加3所学校(小学2所和中学1所)开设特教班。

  4.制定《天河区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工作方案》,完成启慧学校标准化建设,发挥启慧学校发挥示范引领、推广辐射作用。

  5.由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指导各接收学校探索购买服务、教康结合等多种形式的送教上门工作,确保残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合理控制接受送教上门服务学生的人数和比例。

  (二)如何满足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需求

  1.普及学前教育,参照义务教育形成四级安置体系。

  (1)培育学前融合教育实验幼儿园,就近接收片区内残疾幼儿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结合地理位置布局资源教室,资源教室在片区内实现资源共享。

  (2)在广州市民政局幼儿园和广州市天河区华港幼儿园开设特教班,确保逐年新增班额。

  (3)在启慧学校开办幼教班,招收智力障碍幼儿。

  (4)优先安排公办幼儿园的学前融合骨干教师,为区内残疾幼儿就近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5)逐年新增1所融合教育基地园。确保残疾幼儿入学率逐年提升,到2025年达到90%。

  2.扩大高中教育,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

  (1)通过随班就读的形式招收符合入读条件的残疾学生,逐步提高轻度听力残疾、视力残疾、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等残疾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比率。

  (2)在天河职业高级中学开设残疾人职业教育部,每年开设两个启能班,专门招收智力障碍、孤独症、脑瘫等残疾学生入读,并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市场需求开设适合的专业,确保特殊学生获得适合的职业技能。

  (三)如何促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

  1.建立区、校两级特殊教育资源(指导)中心,促进特殊教育优势资源共建共享,发挥资源中心开展融合教育巡回指导、教师培训、质量监测等功能。2.探索特殊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启慧学校+融合教育示范校的教育集团,集团以启慧学校为领衔校,以开设特教班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效果好的普通学校、职业学校等为成员校,发挥教育集团整体优势,扩大优质资源覆盖,促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如何落实保障机制

  1.在财政投入方面,生均经费标准持续达到省、市要求。对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随班就读及送教上门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照普通学生标准的5倍拨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照普通学生标准的10倍拨付;继续实施特殊学生基础教育阶段15年免费教育。

  2.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结合天河区地理位置布局,优先选择办学条件好的普通学校建设特教班;全区招收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实现资源教室全覆盖,利用天河职业高级中学现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资源,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落实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和中职学校无障碍设施建设,全面建成“无障碍校园”。

  3.在优化师资队伍方面,为特殊教育学校、特教班配齐配足教职工,加大随班就读教师配备力度,通过区管校聘制度建立资源教师区域内统筹调配机制,为每个随班就读资源教室至少配备1-2名专职资源教师。每年举办天河区非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培训班,对区内承担特殊教育工作的非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提供不少于80学时的特殊教育课程。培养造就具有特殊教育先进水平的骨干教师、资深教师、青年教师的团队。

  4.在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方面,以启慧学校为主体持续探索国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校本化实施,打造区域特殊教育课程品牌,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对接广东省特殊教育内涵建设项目,遴选随班就读工作基础好、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示范校和示范园,由区教育局认定“天河区随班就读示范校(园)”并授牌。

  5.在落实质量检测和评价方面,编制天河区特殊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在质量监测指标中纳入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内容,由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广州市天河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定期反馈质量检测结果。

  六、起草过程及意见征集情况

  天河区教育局自2022年9月起启动《行动计划》起草工作。起草过程中,区教育局严格按照规范性文件编制规定要求,认真研读上级行动计划文件、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征求社会公众意见、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廉政风险评估、专家论证、部门合法性审查、部门集体讨论决策等程序。

  2023年9月15日形成《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征求区发改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卫健局、区残联、区编办7个单位的意见,均反馈无意见。

  七、解释部门和咨询电话

  如对《行动计划》有疑问,或需咨询特殊教育、融合教育服务,可以在办公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00,节假日除外)拨打天河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电话:020-88522814。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