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
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市政策文件库

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市从化区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 听全文
  • 2024-09-06
  • 来源: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分享到
  • -

从府办函〔2024〕702号

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市从化区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垂直管理单位:

  《广州市从化区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区气象局反映。

  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9月5日


  广州市从化区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

  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及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2022〕121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府办函〔2023〕31号),加快推进从化区气象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从化气象高质量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从化高质量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气象观测体系更加完善,实现气象监测全覆盖;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明显提升,气象服务对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到2035年,建成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气象全面支撑从化区高质量发展,与民生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气象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气象基础能力提升工程

  1.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系统。落实“村村有气象观测”项目建设,在重点区域、重要场所、重大项目等地补充完善、升级改造现有气象观测网,面向农业生产、山洪灾害、生态环境、旅游等联合相关部门共建共享重要行业气象观测网。布局低空气象观测,依托通信铁塔等设施建设小型气象观测站,完成风廓线雷达迁建工作,布设微波辐射计、闪电定位仪、水汽探测仪等观测设备,提升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和大气垂直监测能力。(区气象局牵头负责,区财政局、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园林局、区发改局、区文广旅体局、区规划资源分局配合)

  2.构建精准气象预报体系。开展本地强降雨特征与机理分析,完善灾害性天气递进式预测预报预警模式,不断提升强降雨落区、时段、量级预报的准确率。提升“四个1”的精准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即: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过程、提前1月预测重大天气过程。(区气象局负责)

  3.发展精细气象服务体系。健全分灾种、分行业的决策服务供给模式,发展基于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决策气象服务;推进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和服务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基于需求、基于位置、在线交互、情景体验等伴随式气象服务模式;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实现气象信息制作与多元发布渠道的无缝衔接;将气象保障服务纳入重大活动常态化服务保障机制,完善服务内容,开展定时、定点、定量气象精细化预报预警和滚动服务。(区气象局牵头负责,区应急管理局、区政数局配合)

  4.打造气象信息支撑系统。升级市—区1千兆的气象骨干网络,筑牢市—区一体气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依托从化“智慧城市”等信息化项目,构建气象服务基础支撑平台,推进气象深度融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健全气象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实现跨部门气象数据汇聚、共享。完善气象信息运维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护和服务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高气象信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区气象局牵头负责,区科工信局、区政数局配合)

  (二)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5.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高城乡积涝、地质灾害、森林火灾、中小河流洪涝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和防御决策支撑能力。依托上级气象部门信息发布系统,持续完善靶向预警信息发布流程,提升分区域、分用户、分类别预警发布能力。建立各相关部门、社会媒体预警信息即时共享、同步转、协同播机制,提升预警信息快速发布和传播能力,实现预警信息可在3—5分钟内到达相关应急责任人。研究基于地面分钟级降水实况的暴雨预警客观技术方法,提升暴雨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精准度。(区气象局牵头负责,区住建交通局、区水务局、区文广旅体局、区应急管理局配合)

  6.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健全气象防灾减灾“强预警、强联动、强响应”机制,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部门联动机制,健全基于重大气象灾害红色预警信号的高风险区域、高敏感行业、高危人群的自动停工停业停课机制,制定或优化重点部门、行业气象灾害防御指引。下沉气象灾害防御主体责任到镇街,推进社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区气象局、区应急管理局牵头负责,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各镇(街)配合)

  7.提升城乡建设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依法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强化重大活动、节日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加强防雷安全、施放气球监管以及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强化气象与应急、住建、交通、国土、教育、水务、文广旅体等城市运行管理部门的联动联防联控。(区气象局牵头负责,区发改局、区教育局、区科工信局、区住建交通局、区水务局、区文广旅体局、区应急管理局、区规划资源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气象赋能生产发展行动

  8.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强化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美丽乡村气象服务、现代化农业气象保障,提升乡村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气象观测站建设。发展精细化、基于影响和风险的农业气象预报预警技术,推动本地化乡村产业气象灾害保险指数研究和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服务。协调推进荔枝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做好荔枝生长发育全链条精细化服务。(区气象局、区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区财政局配合)

  9.强化绿色生态经济气象支撑。强化气候生态品牌创建,将气候生态品牌与区域旅游、康养、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出具有品牌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挖掘高质量生态气候旅游资源,促进旅游、康养等新质产业发展。(区气象局牵头负责,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旅体局、区林业园林局、区卫健局、市生态环境局从化分局配合)

  10.推动智慧气象赋能企业发展。强化新质企业气象服务,推动气象产业与人工智能、新能源、低空经济、文旅康养等新兴产业紧密融合,建设“气象+”服务场景。激活气象数据潜力,促进气象数据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充分发挥“气象数据要素×”效应,培育基于气象数据要素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实现气象数据赋能经济发展。(区气象局牵头负责,区发改局、区科工信局配合)

  (四)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

  11.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供给。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加强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建设,提高气象信息获取便捷度。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和便捷性,将精细化气象服务融入百姓生活和城市治理,使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区气象局牵头负责,区民政局、各镇(街)配合)

  12.提高全民气象科学素质。推进气象科普场馆软硬件建设,依托从化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推进从化区气象局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深入开展气象安全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等“五进”活动。推进气象科普与文化、教育、旅游融合,加强与高校、中小学合作,探索开展气象科普研学,打造气象科普亲子研学体验基地。强化气象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推进荔枝文化博览园气象科普展示区建设,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质。(区气象局牵头负责,区教育局、区科工信局、区文广旅体局、区应急管理局、区科协、各镇(街)配合)

  (五)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

  13.强化生态系统气象保障能力。加强气象与生态环境部门联动,完善空气质量预报、数据共享、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合作机制。提高重污染天气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气象保障能力,加强面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的气象服务。开展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为大气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区气象局牵头负责,区应急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从化分局配合)

  (六)气象科技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  

  14.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融合创新。联合上级业务部门、高等院校和科技企业等,开展科研创新合作,加强影响从化的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机理、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技术研究。加大对气象科研、信息项目的立项支持,开展气象条件对从化特色农产品种植条件及产量的分析研究,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区气象局牵头负责,区科工信局、区农业农村局配合)

  15.打造高水平气象科技人才队伍。壮大高层次、专业化气象人才队伍规模,吸引国内优秀人才加入气象事业。将符合条件的气象人才纳入区属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力争1-2人入选省、市气象局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区气象局牵头负责,区人社局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和各街道要加大对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有效衔接各项改革与创新措施,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气象局牵头负责,区各有关部门、各镇(街)配合)

  (二)落实要素保障

  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稳定的气象高质量发展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支持保障气象科技人才建设和气象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顺利实施,夯实气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础。对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上级部门有关工作要求和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奖励。(区气象局牵头负责,区财政局、区科工信局、区人社局配合)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从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科   2024年9月5日印发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