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0月以来,我区相继入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4个“国字号”试点名单。这4张“国字号”名片含金量十足,为建设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提供了重要支撑。
文明实践全域覆盖 入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区
去年10月,从化被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全国试点区。我区坚持区、镇(街)、村三级资源纵向整合,系统构建全域覆盖的三级文明实践阵地。按照“一站多点”的功能布局,配套设立1100多个文明实践点,选树十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学习教育示范点。2019年,我区共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4400多场。
今年,我区将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区建设。着力构建乡村振兴实践馆、老温泉新活力实践馆等一批整合化实践平台,打造“乡村小康讲堂”等一批品牌化活动,做实各级常态化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等系列精准化志愿服务,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国试点建设任务。
同时,重点推进村史修编和新时代村史馆建设工作,今年力争在20个特色小镇率先建成一批留住乡愁、激活记忆、传承文化的村史馆,两年内实现全区村史馆建设全覆盖。
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列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
去年,从化被中央农办等6部委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成为广东入选的四个县区之一。据悉,我区统筹选派113名优秀党员干部到覆盖全区一半的村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以“头雁”领航雁阵,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与战斗力。
我区还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大力推进“六呼六应”基层治理新模式;积极探索“724”群防共治基层治理新模式,发动基层的力量解决调处村民纠纷,维护农村稳定。线上打造“仁里集”共建共治共享“一键通”云平台,线下实现农村民主法治议事大厅全覆盖,推动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决策2418次,成功入选首批18个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2020年,我区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加强乡村“头雁”队伍建设,深入实施“百名第一书记驻村工程”,大力加强农村党员管理,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三治结合”,发挥好民主法治议事大厅、“仁里集”智能治理云平台等乡村自治平台作用。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示范性镇(街)、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
城乡融合纵深推进 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去年底,11个地区被确定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为广东唯一入选地区,其中,从化在广清接合片区范围。
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内容看,试验重点包括: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等。
我区将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平台载体。聚焦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等重点试验任务,加快盘活城乡闲置资源要素,加快创建一批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畅通城乡人口流动渠道,聚焦破除妨碍城乡人口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鼓励劳动力、人才在城乡间有序流动。
此外,还将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围绕完成“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等试验任务,探索出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推动城中村、城边村、村级工业园等可连片开发土地依法合规整治入市。
治水成绩全省第一 入选国家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
今年4月,从化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国家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名单。
作为流溪河的发源地,我区治水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下游1400多万广州市民饮用水源安全。目前,我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流溪河地表水达到功能区划水质标准,流溪河流域温泉镇以上30条一级支流已全部达到Ⅱ类以上水质。
接下来,我区拟对农村水系进行综合整治,预计惠及群众21.5万人,防洪受益面积78.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3.6万亩。
我区还将高标准编制试点县实施方案,统筹上下游、支干流、左右岸,实行集中连片规划建设和水域岸线并治,综合治理全区8个镇街、总长107公里的21条河流,一体推进“一轴、六域、二廊、八节点”建设,打造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从化区样板”。总工期2年,总投资6.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