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9日,我区召开区总河长会议暨河涌拆违启动仪式。会议在区委区政府设立主会场,各镇街分别设立分会场和现场拆除点。区总河长、区委书记黄伟林,副总河长、区长邢翔,各区级河长及区全面推进河长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镇街、村居级河长及镇街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镇长(街道办主任)在各自辖区河涌拆违现场组织拆违行动。
统一清拆行动
共拆除河涌违建23宗
会议下达了区总河长令第4号、第5号,通报了我区2019年河(湖)长制落实情况及农村生活污水等治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传达学习了广州市2020年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对排水单元达标、河涌违建、小微水体治理等水环境治理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启动了2020年涉水违建清拆仪式。
主会场及各分会场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实时观看了四街六镇拆违行动。上午9时启动全区河涌违建集中拆除专项行动,拟拆除17宗15379平方米各类河涌违建;截至5月9日下午18时实拆除23宗15027平方米,新华天马河1宗正推进中。据悉,今年以来全区已累计拆除各类河涌违建约3.4万平方米。自2016年开展河涌违建整治工作以来,我区共拆除各类河涌违建3638宗,拆除建筑面积126.1万平方米。
治水重点向边沟边渠
和小微水体等延伸
近年来,我区主要河涌水质持续向好,纳入国家监管平台的9条黑臭河涌以及市考核的4条黑臭河涌均达到考核标准,水质稳定。省考白坭河大坳断面、流溪河李溪坝断面水质分别达到Ⅳ类和Ⅱ类,达到省考核要求。新街河、西群河、大陵河鱼翔浅底,天马河、铜鼓坑、铁山河白鹭成群,花都湿地、花都湖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花都湖碧道已变身网红打卡点,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极大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据悉,为进一步守护治水成效,我区将治水工作重点从主涌向一级支涌、边沟边渠、小微水体和全流域延伸,明确任务目标。此次下达的区总河长令4号、5号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攻坚排水单元达标。2020年底前完成建成区排水单元达标比例达到60%,率先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含学校)类排水单元达标工作;2022年底前完成建成区排水单元达标比例达到80%,力争达到85%;2024年底前全面完成建成区排水单元雨污分流改造。二是深化小微水体整治。2020年7月底前,全区在册1510宗小微水体全面实现污水无直排、水面无垃圾、水质无黑臭目标。三是强力推进涉水违建拆除工作。2020年底前,全区545宗、552635平方米的涉水疑似违法建设要进行甄别定性、分类处置,对属于违法建(构)筑物的,予以拆除,全面打通巡河通道。四是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全覆盖。2020年6月底前,完成全区188个行政村,1208个自然村村社暗渠化自查整改,污水不外露。
抓住关键环节
突破治水工作难点
区长邢翔指出,今年是打赢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中央、省、市下达的任务目标非常清晰:一是李溪坝和大坳两个省考断面要达标;二是黑臭水体要实现长制久清,并通过国家考核;三是流溪河、白坭河一级支流要消除Ⅴ类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部门、各镇街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把工作任务细化到人,建立管理台账,挂图作战,逐层逐级压实责任,务必做到不留盲区、不落死角。各级河长要发挥“头雁”效应,扛起水污染攻坚的主体责任,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全力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完成。要加强考核激励,积极开展评先奖优。要将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重点督办事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治水成效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区委书记黄伟林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治水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污染防治的部署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硬的措施、更实的作风,坚决打好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真正实现小河清大河净,推动我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推动花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黄伟林强调,要抓住关键环节,强力突破治水工作的难点问题。要强化问题导向,紧紧盯住小微水体、涉水违建、农村生活污水、排水单元达标等重点领域,做到精准发力,通过重点难点的突破,带动治水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结合“四标四实”划分的网格成果,健全网格化治水体系,将网格员相关工作纳入河长制工作考核,压实网格员水污染防治责任,建立“网格员、村居河长巡查发现问题,镇街河长处理问题,区级河长统筹协调”机制,把“散乱污”治理、违建拆除、管网建设、巡查管理等治水工作落实到每个网格单元。要强化责任落实,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压实河湖长责任,确保每项工作有人盯、有人管、有人干、有人促。区级河长要发挥“指挥棒”作用,带头落实河长制工作部署,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到位。各镇街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战场,镇街总河长要坚决扛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统筹推进本辖区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常态管理、务求实效,采取硬措施,啃下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