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广东省大湾区办主办、广东省南沙办承办的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研讨会在广州南沙举办。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南沙区委书记刘炜出席会议并致辞。
活动现场,南沙、横琴、前海、宝安共同签署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试点互认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发展提供新的支撑。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代表,珠三角九市大湾区办、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台及广东省各有关单位负责人,有关业界代表,专家学者等10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朱伟在致辞中强调,大湾区建设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体系”的独特背景条件,要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破除阻碍要素在大湾区内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实现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刘炜表示,南沙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部署要求,推进与港澳“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加便捷流动,助力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携手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会议期间,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振民、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曹旭东等四位专家学者围绕探索创新与港澳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粤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重大平台协同联动作了主旨发言。
在圆桌对话环节,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台的业界代表围绕琴澳一体化发展、港科大双校区间的机制衔接、河套科研要素跨境流动、前海律师联营执业等领域分享了作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参与者、受益者的感受、需求和建议。
当前,南沙、横琴、前海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发展如火如荼。作为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南沙、横琴、前海、宝安等地共同签署了《框架协议》,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连通湾区,打造智慧化、多样化湾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建立湾区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标杆,让湾区智慧出行一张网逐步编织。
《框架协议》创新性构建了“三体系一提升”的互认机制,即异地互认的资格体系、异地开放的道路体系、异地协同的监管体系,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水平提升。
此次协议的签署,旨在打通互认路径,打破区域壁垒,拓展行驶范围,推动大湾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试点的互联互通,逐步形成国内最大范围的城市群级应用实践标杆。
会上,小马智行、如祺出行、酷哇科技、萝卜快跑作为首批互认合作试点企业获得授牌。
获得首批《框架协议》互认合作试点企业授牌后,小马智行自动驾驶示范应用车辆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多个互认地自由穿梭,实现机场、高铁站等主要场景的跨城市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为当地居民提供安全、可靠、便利的自动驾驶出行体验,这意味着日后南沙居民可以打个“小马”去深圳乘坐飞机。同时,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卡车也可在多个互认地进行跨城市货物运输,实现更多商业化场景落地。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网联产业发展的“头部”城市,通过本次签约,南沙、横琴、前海三地携手打破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桎梏,从过去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合作共赢,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规模化发展。
同时,此次合作首次建立了跨片区的智能网联汽车合作发展体系,打造了包容开放、协同共进的政策环境,湾区智能网联汽车顶层设计将达到崭新的高度。随着互认规则的建立,可以预见,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将实现跨时代的跃进。
“湾区标准”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重要载体。南沙、横琴、前海作为国家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区和重要平台,在推动产业重大变革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沙率先垂范,积极发起本次签约活动,展现了创新平台的担当和作为。南沙也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与横琴、前海保持密切合作,大力推进湾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发挥国家战略平台在推动汽车产业变革进程中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