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增城区以严的基调持续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

  • 听全文
  • 2024-08-21
  • 来源:增城区
  • 分享到
  • -

  近年来,我区深刻把握作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专项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国重点关注县、全省深化县级派驻机构改革试点和全省“百千万工程”监督重点关注县的政治考量和使命担当,坚持走在前、做表率,以严的基调持续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推动干部清正、政风清朗的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

  统筹强化基层监督力量

  及时处置苗头性问题

  近年来,区纪委监委加强区镇两级人员力量统筹使用,以5个纪检监察室为轴,辐射性联动14个派驻机构及13个镇街,在全区形成五大协作区,由各纪检监察室指导镇(街)纪(工)委加强基层案件办理,各派驻机构指导镇(街)加大基层监督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我区推进提级监督试点,全区选取13个行政村,由派驻纪检监察组围绕村社“一把手”问题线索,集体“三资”处置、重大项目资金使用等的事项开展提级监督试点。同时,稳步推进派驻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增城区纪检监察组与监督联系单位党委(党组)双向通报工作机制(试行),明确13项应当及时通报的重要情况、重要问题及重大事项,进一步加强对镇街基层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监督,及时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规范村级纪检机构建设

  实现监督职责清晰化

  发挥村(社区)纪检监察联络站“前哨”和“探头”作用,精准把握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具体表现,聚焦监督要点和监督方式,紧扣村居“三务”运行、“三资”管理、惠民政策、工程项目等小微权力风险点和关键程序,制定纪检监察联络站监督履职清单,实现监督职责清晰化、监督内容清单化、监督方式可见化。

  截至目前,全区各村(社区)纪检监察联络站共列席村(社区)“两委”会议687次,对村(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建议150个,质询村社务公开事项386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类问题383次,协查村(社区)财务520份。

  推动村级巡察向深延伸

  全力做好“后半篇文章”

  我区深入开展村级巡察,完成170个村(社区)党组织巡察,通过“专业力量加入巡察组深挖问题”“成立专家库提供政策咨询”等形式,统筹推进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财政、审计、统计、农业农村等部门专业力量深度参与巡察。 

  其间,我区坚持把解决问题作为对村(社区)巡察的落脚点,及时梳理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向全区各级党组织进行通报并提出意见建议,并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普遍性、典型性问题撰写专题报告向区委汇报,推动各相关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全力做好“后半篇文章”。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

  促进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为促进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我区深化农村集体“三资”智能化建设,制定区农村集体资产“一张图”建设工作方案。选取仙村镇西南村试点探索绘制资产“一张图”,将“一张图”系统与“三资平台”其他项目进行数据对接,明晰农村“三资”情况,以智能化赋能农村集体“三资”监管。

  在监管过程中,我区聚焦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农村集体经营性合同突出问题、人居环境整治、营商环境、耕地保护、粮食购销等重点事项,着力找准堵点、痛点和难点,靶向监督强化短板弱项,实现重点领域系统施治。

  以案促改完善建章立制

  切实打造基层新局面

  为有效铲除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孳生土壤,我区强化村社干部权力运行监督,制定区村社干部履职及行为规范正负面清单,明确“20条要求”“30条严禁”,通过正面引领、反面警醒引导全区村社干部明职责、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值得一提的是,我区健全财务三人联签机制,全面推进“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村级财务收支由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联审联签。完善三重述职述廉机制,村党组织书记每年向镇街党(工)委、村党员大会述职述廉,村民委员会主任每年向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述职,现场接受考核点评和民主评议。制定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事项目录,统一公开方式,组织有关部门到村检查实施情况、加强督促指导,实现公开全面化、标准化,切实打造干部清正、组织清廉、社会清朗的基层新局面。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