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免费门票 为“小花”助威
市民群众可通过“线上+线下”双重渠道实名登记领取门票。这一创新举措,正是广东、广州践行“人民体育人民办 人民体育为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
5月30日至6月10日,第十五届全运会足球项目女子16岁以下组比赛(以下简称:U16女足赛)将在广州揭开战幕。U16女足赛是十五运会竞体项目的首项赛事,也是广州赛区首个正式比赛项目。
5月2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办全运、提品质”暨十五运会足球项目女子16岁以下组比赛新闻发布会。会上,十五运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十五运会足球(女子16岁以下组)竞赛委员会介绍了U16女足赛筹备情况和广州赛区赛时整体筹备情况。
4月23日,十五运会U16女足测试赛在天河体育中心举行。
全运会首次设立U16女足赛
据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十五运会足球(女子16岁以下组)竞赛委员会主任王桂林介绍,本次赛事共有来自全国的12支劲旅参赛,约460名运动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齐聚广州。除东道主广东队自动获得决赛资格外,其余11支队伍均是通过激烈的资格赛脱颖而出。
按照竞赛规程,12支队伍将分成3个小组,然后通过小组单循环+排位赛决出最终的名次。分组结果已经出炉——A组:广东队、陕西队、江西队、宁夏队;B组:四川队、上海队、云南队、湖北队;C组:浙江队、江苏队、山东队、辽宁队。
5月30日至6月10日,12支队伍将在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和广州市越秀山体育场展开6个比赛日的激烈角逐,在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举办的首场小组赛和决赛还将安排全程电视直播。
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设立U16女足赛,代表了全国青少年女足的最高水平,赛事还肩负着为中国女足挖掘储备人才、构建国家队梯队培养体系的重要使命。参赛选手中不乏近年来在全国青少年赛事中表现亮眼的“希望之星”,她们将编织起中国女足的未来。
为了方便市民到现场观战,为参赛选手加油助威,本次U16女足赛开创了自六运会以来全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先河——所有比赛均采取实名登记、免费预约门票的方式向广大市民开放。
据介绍,市民群众可通过“线上+线下”双重渠道实名登记领取门票。这一创新举措,正是广东、广州践行“人民体育人民办 人民体育为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线上预约渠道包括:广东邮政微信服务号、京东APP等,操作便捷高效;市民在线下可前往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南门、16个邮政网点及3个京东网点现场预约取票。免费观赛不仅能提升市民关注的热度,更能让体育事业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充分体现全运会“全民共享”的办赛宗旨。
王桂林表示,U16女足赛在筹备过程中始终将“惠民利民”放在首位。除票务创新外,赛事接待、安保、医疗等各项保障工作均按照“高标准、精细化”执行安排。两家定点酒店为运动员和技术官员提供专属服务,118辆交通车确保参赛人员准时安全抵离,场馆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1383名来自广州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将在40类岗位上提供专业服务。
U16女足赛举办期间恰逢端午节+儿童节假期(5月31日至6月1日)。广州赛区将精心打造“体育+节日”的全民嘉年华氛围,邀请市民群众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足球爱好者带上家人,约上朋友,走进四座足球殿堂,为“足球小花”们呐喊助威。
计划招募1.4万余名赛会志愿者
广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副秘书长谭爱英表示,广州赛区正以昂扬姿态全力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在竞赛组织方面,广州赛区积极树立新模式。这里将承办跳水、田径等29个比赛项目,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自5月起,15项十五运会竞体项目测试赛和9项残特奥会测试赛分批有序开展,构建起“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的测试体系。5月30日U16女足赛鸣哨,标志着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筹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场馆改造彰显“广州速度”与“中国质量”。广州赛区30个场馆全部利用现有老场馆,其中23个场馆需升级改造。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等难题,截至4月底,除1个临时场馆在赛前搭建外,其余场馆均已按计划完成竣工联合验收。
不仅如此,广州积极构建绿色办赛体系,致力于所有改造场馆至少达绿建一星级标准,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成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改造项目,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场实现零碳改造。
改造后的场馆实现智慧蝶变,智慧场馆运营管理云平台赋予其新活力。同时,5G通信网络、电磁环境监测等工作全面落实。
在志愿服务与接待服务上,广州赛区计划招募1.4万余名赛会志愿者,目前预录用名单已进入复审环节;80家定点医院、23家首批接待酒店及“一场三站”保障团队已就位,“一站式”服务模式确保服务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