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一文读懂:建设更高品质的美丽广州新闻发布会
  • 听全文
  • 2022-08-15
  • 来源: 广州新闻发布
  • 分享到
  • -

  8月12日上午,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更高品质的美丽广州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气象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成效有关情况。

图片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六大举措做好污染防治

图片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一级调研员(市管)郑则文通报,2022年1-6月,广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91.7%,同比提升5.0个百分点,升幅在全省21个城市中排第1位,PM2.5平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优。

  此外,20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面达标,17个断面水质优良,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85%,劣Ⅴ类水体断面清零,10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稳定达标,3条入海河流断面水质全部优良,水环境质量指数在全省排名第9,名次同比上升4位,水质改善幅度在全省排名第3。

  四大方面工作情况

  蓝天保卫战方面

  印发实施《广州市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有序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注销淘汰国Ⅲ及以下高排放营运柴油货车1270辆,抽查用车大户170家,遥测监测柴油车76万余辆;积极推进“油品直送”模式,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油品抽检。

  严管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2022年以来检查建设工地近万个,督促问题项目整改落实。

  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对130家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进行差别化分级管理,督促39家提升整治类企业深度治理。

  碧水保卫战方面

  印发实施《广州市2022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聚焦主要水污染物氨氮减排,抓实各项强化措施,消除劣Ⅴ类一级支流。

  强化水污染防治督导及水质监测预警,加强信息调度和问题通报。

  1-6月,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总量12.68亿吨,氨氮削减量2.53万吨,出水氨氮平均浓度0.28毫克/升。

  净土保卫战方面

  印发实施《广州市2022年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严格农用地安全利用和建设用地风险管控。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监管,确定广州市2022年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43家,督促其履行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持续优化再开发利用地块环境管理工作,已完成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635个,加快城市土地合规有序流转。

  持续抓好农业耕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

  继续做好涉疫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环境监管,2022年全市累计安全处置涉疫废物3.2万吨,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加快南沙医疗废物协同处置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前建成。

  环境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

  印发实施《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启动《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评估修编。

  积极服务重大项目行政审批,继续推行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666宗。

  推进 “三线一单”落地应用,将成果纳入“多规合一”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共用。

  六方面工作形成合力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

  按照“控车、降尘、少油气”的工作思路,重点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和分级管控,加快大气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建设。

  巩固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成果

  按照“以流域为体系,以网格为单元”的系统治水思路,按序时进度推进治水工程,强化统筹、协调、督导和监测预警,实施入海河流总氮削减和入海排污口监管。

  夯实土壤污染防治基础

  按照“源头管控,风险防范”的工作思路,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把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关口,严格准入管理。

  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稳步推进《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规范化管理。继续开展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等重点场所污染防治的常态化监管,确保涉疫废物100%无害化处置。

  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组织实施《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水、土壤、海洋等“十四五”专项规划。继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改善营商环境。推进“三线一单”成果宣传解读、实施应用和成果落地。

  做好《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相关工作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联建联防联治工作机制,深化大气、水、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郑则文介绍,近日正式实施的《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有十个方面:

  一是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二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增强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三是协同防控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持续提升空气环境质量,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建成空气常新的美丽广州。

  四是全面推进“三水统筹”,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打造世界级精品珠江和江河安澜、绿水长流的美丽广州。

  五是统筹推进系统防治,改善土壤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生态环境、环境优良的美丽乡村。

  六是防治噪声和光污染,营造健康、舒适、宁静的人居环境。

  七是加强生态环境监管,维护“云山珠水”生态格局,守住自然生态安全底线,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八是强化风险防控,严守底线,为建设平安广州提供坚实的环境安全保障。

  九是深化改革创新,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环境基础治理能力,形成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

  十是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形成社会各界关注、支持、人人关心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

  2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全市生态碧道累计建设914公里

图片

  广州市水务局一级调研员(市管)喻细明通报,广州市水环境治理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湖水质持续改善。2022年1-6月,全市2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197条黑臭水体保持“长制久清”标准;二是河湖长制持续深化。2021年度广东省河长制工作考核广州市获得优秀等次,已连续4年获得优秀;累计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碧道914公里。

  在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广州市水务局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

  一是强力开展源头控污

  开展网格化治水,清理整治污染源2279个;

  新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1320个,深化推动村镇工业集聚区整治提升;

  拆除涉水违法建设约26万平方米。

  二是系统推进污水提质增效

  新建污水管178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万吨/日,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99万吨/日;

  1-6月,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总量约12.68亿吨,日均处理量700.6万吨/日,氨氮削减量2.53万吨;

  经初步测算1-6月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91.2%,处于全省前列。

  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修订《广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办法》,完善了对市直成员单位和区级河湖长的考核。

  建立“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推动检察监督与环保改革同向发力。

  喻细明介绍,番禺区作为本轮治水的主战场,水环境治理工作对标水务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以下难点:一是仍然存在污染底数多、源头治理不彻底等问题。二是番禺区排水体制仍以截流式合流制为主,全区大部分行政村未实现雨污分流,雨季时易影响水质。三是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不足,番禺区管网密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污水管满管率84%,高于中心城区水平。污水处理能力处于“紧平衡”状态,部分污水系统已满负荷运行。

  喻细明表示,针对上述问题,广州市水务局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控源减量。开展“散乱污”场所清理整治,拆除沿河违法建筑,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管控和重点污染场所管控。

  二是补齐短板。开展桥南、大龙等净水厂新(扩)建工程,新建并完善管网,开展村居污水治理,完成石岗西涌、雁洲涌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三是强化管理。开展排水管网摸查修复,排查、清淤和检测工作,确保番禺区污水系统年平均满管率较“十三五”下降至全市平均水平,实现收集率及进水浓度“双提升”。

  广州天气呈现四个特点

  以三方面工作应对挑战

图片

  广州市气象局副局长贾天清介绍,2022年以来广州市天气复杂多变,极端性强,呈现四个特点:

  “冰”“火”两重天

  2月出现两次持续低温阴雨过程,是2009年以来低温阴雨最严重的年份,其中2月上旬出现2008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低温阴雨过程。

  3月平均气温为21.7℃,创历史新高;7月则连续25天出现≥35℃的高温天气,创持续时间最长纪录,为1951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

  干旱洪涝交替

  1月全市平均雨量较近十年同期偏少7成;而2月全市平均雨量较近十年同期偏多3倍。

  开汛时间较常年偏早18天,到目前共出现13轮暴雨过程。“龙舟水”期间,全市平均雨量较近十年同期偏多近2成;增城派潭镇录得1188.9毫米的最大累积雨量,刷新全市历史最大纪录;期间全市平均雨日26.6天,为历史同期排名第2多。

  龙卷冰雹频繁来袭

  3月26日越秀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出现冰雹天气,7月29日番禺区出现冰雹天气。

  6月16日从化区出现龙卷风,7月4日黄埔区、花都区先后出现龙卷风;这是新世纪以来广州市首次一年内记录到两起龙卷事件。

  台风距离远但影响重

  “暹芭”是近20年来登陆广东省最强南海“土”台风,受其影响,广州市平均过程累积雨量达150.9毫米,最大单站累积雨量410.3毫米,最大阵风达到32米/秒,出现2次龙卷过程。

  贾天清表示,广州市2022年以来极端天气频发、多发、重发,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最近50年全球变暖为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二是2021年秋季开始的拉尼娜事件持续,为2022年大气环流持续异常提供了重要的气候背景。三是2022年大气环流阶段性异常显著,导致天气形势大起大落。四是不同类型天气系统在广州市同步汇合,加强了天气的极端性。

  广州市气象局预计,后汛期广州市降雨偏多、台风影响偏重,防汛防台形势严峻。8-9月各区累计雨量可能较10年同期偏多1~3成。影响广州市台风可能为3~4个,终台可能出现在10月上中旬。

  贾天清介绍,针对城市正面临的严峻天气挑战,2022年以来,广州市气象局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在内涝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方面

  联合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广州市水务局和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印发《广州城镇内涝气象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建立“广州城市内涝气象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针对全市易涝的涵隧立交、地铁、主干道、内巷小区,开展提前1天的暴雨前内涝气象风险评估和提前2-3小时的暴雨中内涝气象风险预警服务。

  市民可以通过广州天气网 “影响服务”栏目查询未来3小时每个镇街易涝点的内涝气象风险等级,提前规划出行路线,避免遇到内涝或堵塞的情况。

  在龙卷、下击暴流等小尺度致灾天气监测预警方面

  继续加密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的组网布设,目前基本实现了对广州地区的全面覆盖。

  在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效率方面

  与移动、联通、电信等合作研发了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预警信息“百米级区域”靶向精准发布技术,应用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锁定广州重点风险区域人群,建立风险区域“电子围栏”,实现风险区域内和动态进入风险区域的市民自动触发式发布预警信息。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