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卫生健康中心工作,持续深化“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推动普法与依法治理深度融合。2022-2023年,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指数我市均排名全省第一。2024年,国家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省级绩效评价获全省第一。2022年,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2023年,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2024年,成功申报国家普惠托育服务示范项目。2025年,成功申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
一、党建引领,唱响健康普法“好声音”
一是头雁领学,示范带动。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学法治、抓法治。2024年委法治建设年度报告获评全市优秀,推动全系统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二是立法引领,普法同行。构建“立法—执法—普法”法治保障体系,在《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等5部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定过程中同步开展普法宣传,让立法过程成为普法课堂,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三是主题鲜明,精准普法。打造“职业健康宣传周”“民法典进医院”等特色普法品牌,联合多部门开展义诊与普法宣传活动,惠及超15万人,实现普法宣传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四是品牌驱动,长效普法。创新“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献血宣讲团”“职业健康直通车”等常态化普法载体,覆盖学校100所、社区400余场、企业超百家,推动普法宣传向“精准滴灌”转变。
二、创新形式,打造普法“流量密码”
一是灵活普法,送法惠民。 组建“普法讲师团”,深入医院、社区、企业开展“订单式”普法37场,聚焦《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等专题培训3万余人次,实现普法宣传“零距离”。二是融媒普法,矩阵传播。打造“线上+线下”立体普法体系,开设“卫健普法”专栏并发布《普法小贴士》168期;创新制作《5▪12防灾减灾日急救指南》等融媒体产品,在央视频等6大平台直播,累计吸引67万观众,形成“一次创作、多端传播”的普法倍增效应。三是以案释法,警示育人。推行“执法即普法”模式,深度剖析《放射诊疗防护案》等典型案例,制作案例指引手册20期,其中1案入选司法部案例库,呈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教育效果。四是机制创新,长效赋能。 构建“政府主导、社区协同、公众参与”三维普法机制,入选2024年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典型,“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共创健康中国”获评2021年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项目。
三、依法履职,织密健康“防护网”
一是多维普法,强基提能。打造“卫生监督大讲堂”“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圆桌论坛”多维度培训模式;每年组织委系统公职人员、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参加旁听庭审活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通过率100%,全面提升法治素养。二是法治赋能,服务提质。坚持以法治思维破题、以法治方式解题,聚焦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不能认、不愿认、不敢认”难题,构建起政府、医院、患者三方权责清晰的法治化互认生态,共有302家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平台互通,255项检查项目和1181项检验项目纳入互认范围,打造了法治惠民示范样板。三是源头治理,消弭纠纷。以案释法规范医疗管理,切实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近年来,全市涉医信访投诉、医疗纠纷数量持续下降。四是多元化解,定分止争。创新行政争议分层化解机制,诉前诉中成功调解案件逐年增多,1例调解案例入选司法部行政复议典型案例。
法治春风化雨,健康惠泽万家。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以法为纲、以民为本,推动普法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以法治之力护航健康之路,保障羊城市民卫生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