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环卫工人:“疫”无反顾守“卫”大家

  • 听全文
  • 2022-04-16
  • 来源: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 分享到
  • -

  清晨,白云区辖内的广园中路、白云大道、机场路等主干道显得比往日冷清,但有一群人的身影准时出现,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做好道路清扫、垃圾清运、清洗消毒等工作。他们,就是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境服务保障中心的环卫工人,“疫”无反顾,守“卫”白云道路洁净,助力保障群众健康。

微信图片_20220412154438

环卫工人做好道路清扫、垃圾清运、清洗消毒等工作。

  增加消毒消杀的频次

  “沙沙沙……”每天清晨5点多,天还没亮,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境服务保障中心白云山组的环卫工人吴华寿,早已在广园中路和大金钟路段,清扫道路上的落叶和沙尘等,清理果皮箱内的垃圾。

  和平时不同的是,这几天景泰街多处被划为了管控区,吴华寿所负责的清洁区域,刚好是在管控区附近,路边围起了铁马围栏和红色水马。他深知该区域清洁消杀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尽心尽力地工作。只见他熟练地将果皮箱的垃圾倒入清运车,再拿起消杀车上的清洗工具,对果皮箱里里外外喷上消毒水,再用抹布擦拭垃圾桶、果皮箱内外。

微信图片_20220412154434

吴华寿将果皮箱的垃圾倒入清运车。

微信图片_20220412154431

吴华寿用抹布擦拭垃圾桶、果皮箱内外。

  “最近,我们增加了对垃圾桶点、果皮箱的消毒消杀频次,每天对垃圾桶点消毒消杀至少两次。”正在清洗果皮箱的吴华寿说,他们白云山组所负责的路段加起来约6公里,分布有约30个果皮箱。每天,他和同事都会骑着电动消杀车,沿路对这些果皮箱进行清洗、消毒。

  吴华寿的工作日常,也是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境服务保障中心众多环卫工人的工作写照。在白云区辖内的广园中路、白云大道、机场路等主干道,除了上述日常作业外,环卫工人还要对垃圾桶、垃圾收运车辆、公厕、垃圾压缩站等环卫设施及周围环境开展消杀作业,严格做到每日清洗消杀不少于两次,全面加强源头管控,降低病毒传播风险,最大程度减少病毒滋生。

  每项工作都要一丝不苟

  和吴华寿一样,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境服务保障中心机械组的环卫工人韦岳强,也用行动诠释着“城市美容师”和“最美逆行者”的双重身份。

  白云区疫情这几天,韦岳强和同事都要穿防护服,背起重重的一罐消毒水,消毒消杀清运垃圾,对洗扫一体车进行消毒。“身边的同事都没有退缩,我肯定也不能拖后腿。”韦岳强告诉记者,他们洒水作业主要是除尘、降温和增加空气湿度,也便于清理路面顽渍。疫情期间,洒水车里的水要严格按照比例勾兑消毒液,这样才能对路面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20412154427

韦岳强和同事穿上了防护服,背起重重的一罐消毒水,对洗扫一体车进行消毒。

  “我们要做好环境卫生,让路面变得更干净,不要让沙尘、水渍出现在路面上。”在疫情中坚守一线,机械组的环卫工人王志彪也觉得很自豪。他提到,疫情期间,洒水降尘、道路冲洗等工作更要一丝不苟。驾驶洒水车对驾驶技能和环卫作业专业技能要求很高,作业时要根据天气、路况、人流量、污染程度等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作业方法。至于要用多少时速、哪种冲水强度,王志彪都熟稔于心。

  “作业时,开一趟车大概来回有12公里,洒水吸尘作业大概有80分钟,每天都这样开,每次都要认真干。”在王志彪眼里,这份工作平凡但不简单,一样有价值。

  维护白云环境整洁有序

  “滴”“体温是36.5摄氏度,正常。”环卫工人苏文信给同事测量体温后如是说,随后还查看了他们的健康码。

  为了最大程度保障环卫工人健康安全,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境服务保障中心各班组会在环卫工人上岗前进行体温测量,检查健康码,如果发现异常,会要求环卫工人立即到所在社区报备。该中心在发放口罩、手套、消毒液的同时,也提醒全体环卫工人做好自身防护,切实防范环卫保洁过程中的疫情传播风险。

微信图片_20220412154410

环卫工人做好自身防护,切实防范环卫保洁过程中的疫情传播风险。

  疫情当前,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环卫工人也在全力做好清洁消杀工作,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和病菌传播。每天,他们仍然迎着第一缕晨曦出门,披着最后一抹晚霞回家,而且工作量还因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而大大增加了。据统计,白云区本次疫情以来,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境服务保障中心每天都出动270余人次,大型机械作业车辆24辆次,小型机械作业车辆20余辆次,清理清运垃圾约4吨。

  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境服务保障中心负责人表示,从“城市美容师”到抗疫路上的逆行者,环卫工人迎难而上、默默付出,共同守卫白云道路的洁净,增强市民共抗疫情的信心。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