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部门动态 > 市财政局

以“阳光财政”助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

  • 听全文
  • 2021-12-13
  • 来源:广州市财政局
  • 分享到
  • -

  财政信息公开透明是现代政府治理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广州财政始终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积极打造“透明预算”和“阳光财政”,公开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以财政信息的公开透明助力政府治理现代化和治理能力提升。前不久,清华大学发布的《2021年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广州财政信息公开情况最优,在全国29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得到了国内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彰显了广州市“阳光政府”形象。

  一是聚焦“重点+关切“推动财政信息全领域公开市财政局将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作为提升科学理财、依法理财水平的主要抓手,围绕重点改革领域和社会公众关注点,不断扩展公开范围和内容,实现预算全口径、全范围公开,形成涵盖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预算调整、预算执行情况、“三公”经费、专项资金、政府投资项目、民生支出、政府债务、政府采购、预算绩效以及财政政策等财政信息的全领域公开体系。今年,市财政局门户网站在设置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三公”经费等专栏的基础上,增设了产业投资基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地方政府投融资等公开专栏,方便公众充分了解政府财政活动的“全貌”。

  二是聚焦“规范+特色”实现财政信息全过程公开按照“五个统一”的原则,明确市直部门统一公开年度预决算的时间、范本、内容、形式和程序,做到步调一致。建立全市预决算公开统一模板,以省预决公开模板为基础,制定全市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公开统一模板,并增加广州特色“自选动作”,丰富、细化公开内容,全面公开政府和部门“怎么花钱”。在部门预算公开阶段,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和项目绩效目标随部门预算一并公开,展示“花钱承诺”,使社会公众清晰地了解部门财政资金安排和工作要达到的目标;在部门决算公开阶段,将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绩效评价结果等情况予以公开,全面反映部门“花钱效果”。

  三是聚焦“监督+考核”促进财政信息全方位公开一方面,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建立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年度预决算,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政府债务、国有资产、预算绩效管理的“1+3”专题审议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将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等完整财政数据纳入人大监督系统,让人大代表可实时查询每个部门的预算及每一笔预算资金的去向,实现财政资金“全口径、全过程、全方位”实时接受人大监督。另一方面,为确保各部门按照规定公开,将部门预决算公开情况纳入到每年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中,重点检查部门预算公开的及时性、完整性、细化程度等,对在检查中发现未按统一要求公开的,给予扣分并通报整改,并将检查结果纳入了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促进政府各部门重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提高科学用财理财水平,助推政府治理效能提升。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