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刘昆部长在《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发表了名为“以高度政治自觉 强化权力监督制约 深化财政内控建设”的专题文章,在广州市财政局引起学习热潮。刘昆部长指出,财政内控是以加强财政核心业务的风险管控与监督制衡为根本,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手段,以提高财政治理效能为目标的一项长期性制度安排,对建立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财政权力运行机制起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近年来,广州市财政局始终坚持内控工作与财政管理一体推进,组合拳发力打造广州“财政内控”品牌,在稳步推进内控管理架构、制度体系、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和拓展治理效能等方面凸显亮点和创新点,为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治理水平和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筑牢内控根基,形成“1+10+X”五级制度体系
持续深化财政内控建设,印发《广州市财政局内部控制基本制度》和《广州市财政局财会监督风险内部控制办法》等十个专项内部控制办法,形成以内部控制基本制度为纲,覆盖法律风险、政策制定风险、预算编制风险、预算执行风险、财会监督风险、公共关系风险、机关运转风险、信息系统管理风险、岗位利益冲突风险、财务风险十个领域,涉及基本制度、专项管理办法、操作规程、监督管理制度、其他重点内控制度五个层级的“1+10+X”制度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进一步夯实财政部门内控管理基础。
基本制度是内部控制的总体纲领,明确了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原则、组织架构、方法、内容、职责分工以及监督管理机制,奠定了广州市财政局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基础。专项风险管理办法是内部控制的丰富内涵,涵盖法律风险、政策制定风险、预算编制风险、预算执行风险、财会监督风险、公共关系风险、机关运转风险、信息系统管理风险、岗位利益冲突风险、财务风险十个领域,贯穿财政核心业务和权力运行全过程,明确了制度流程、防控措施、整改落实等风险管控管理事项。操作规程是内部控制的执行手册,全面覆盖“三定”职能内的各项业务环节和岗位责任,逐一对照各处室(单位)的风险进行查找定级,完善工作流程,力求做到对风险早判早知,“未病先防”,让内控成为发现问题的“显微镜”“放大镜”。监督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的运行保障,以制度强化风险事件调查、风险提示、考核评价和监督结果利用机制,切实保障内控制度有效运行。其他重点内控制度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体现,聚焦核心业务,是防范化解重要业务事项、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和高风险领域风险的重要手段。
二、狠抓内控执行,推动内控工作做细做实
一是打造“硬”约束,加快构建与内控“1+10+X”贯通衔接的内控支撑体系。全链条、多层次推进制度规范建设,制定《广州市财政局预算管理规程》《广州市本级部门预算管理办法》等财政基础管理制度,围绕政府债务、绩效评价、政府采购等预算监管、财政业务重点领域和合同管理、机关财务、法制审核和依法决策等内控关键节点不断夯基垒台、查漏补缺,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管事,依制度理财。二是聚焦“新”定位,推进内控监督提质增效。每年制定内控工作要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增强内控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选取重点项目开展覆盖项目库管理、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绩效等预算管理环节的全过程监督,探索将内部控制与“数字财政”、政务综合管理平台等信息平台建设一体推进的方式方法,逐步构建自动预警与人工核查并举的内控工作机制。三是着力“强”治理,健全内控风险日常管控。强化内部控制风险事件调查、风险提示、高风险业务重点控制、考核评价和监督结果利用,确立内控与内审、财政监督检查及其他监督方式深度融合模式,推进内控风险从“无形”到“有形”的量化控制和刚性约束,保障内控制度执行措施逐渐完备并有效执行。
三、深化内控治理,构建“大内控”工作机制
成立内部控制委员会,局主要负责人任内控委主任,分管负责人任内控委副主任;下设内控办,具体承担日常工作;办公室、法规处、研究室、预算处、国库处、监督处、人事处、预算评审保障中心等处室(单位)为专项牵头处室(单位),牵头负责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财政核心业务的专项风险防控。压实各局属单位作为独立法人单位的内控主体职责,构建从内控委、内控办、专项牵头处室(单位)、各处室(单位)四个层面各司其职的组织管理框架,贯穿内控工作牵头组织、制度建设、审核、执行和评价、监督等运行监控各环节、全流程,形成各主体共同参与、风险防控闭环管理的“大内控”工作机制。
四、树牢内控意识,使内控建设转化为内驱动力
以内控建设作为局党组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善财政系统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防范廉政风险和财政业务风险的重要抓手。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主持会议研究内控重要工作事项;分管领导强化组织部署,紧盯财政行权用权,深入推进财政内控体系建设,确保内控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业务管理的新变化、新要求有效衔接,与全方位监督制约财政核心权力的工作机制相匹配。全局干部逐步适应内部控制新常态,自觉厘清岗位职责要求和履职要求,细化具体工作事项、业务流程,明确工作要求和政策依据,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探索适应新时期财政内控特点的方式方法,提高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从“要我内控”向“我要内控”转变,为全面推进财政内控建设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社会氛围。
深化财政内控建设是确保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不断提高财政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广州市财政局不断夯实财政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深化财政内控建设在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意义,高起点、高标准打造“财政内控”品牌,一方面将广州财政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到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管控部署中,另一方面强化财会监督职能,在各项财政监督检查中融入内控建设的检查内容和整改要求,从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挥财政内控效能,开创各级次、各部门、各环节一盘棋,合力规范财政资金使用、严格落实财经纪律的工作局面,财政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