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民生为本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新水平
2021年广州市级财政共投入635.4亿元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一、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扩大社会保险保障范围,32.97万名灵活就业人员在穗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提高至3,834元,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120元;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实现街镇全覆盖;城镇新增就业3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
二、医疗卫生体系更加完备
全力支持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完成多轮次核酸筛查,153例感染者全部治愈出院,市国际健康驿站建成启用,全面开打疫苗加强针。广州呼吸中心投入使用,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等项目完工,8家研究型医院启动建设。在全国率先成立市、区、镇(街)和村(居)四级公共卫生委员会,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122万元、73万元。
三、教育发展体系更加完整
加紧发展基础教育。新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新增基础教育学位约10万个,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占比达100%。加速发展高等教育。华工国际校区一期建成使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加快建设,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入选省高水平大学,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获批设立。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以广州科教城为抓手打造大湾区职业教育高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10所学校入围省高水平中职学校。
2022年广州市级财政共计安排617.9亿元推进共同富裕。其中:
安排198亿元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和扩大就业,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完善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安全网系统,加大对弱势群体参加社会保险的政府资助力度,持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租赁住房供给;
安排245.2亿元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巩固学前教育“5085”,实施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实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学位补贴;支持发展职业教育,深化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
安排136.3亿元支持推进卫生强市建设,支持创建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老年医学区域医疗中心等重点项目,建立“四纵四横”公共卫生体系和运行机制,落实医疗保障政府资助资金、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资金;
安排38.4亿元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设广州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办好“羊城之夏”等文化惠民活动,强化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