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4月29日通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不仅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侵害权利人合法权益,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切身利益,更直接危害企业和社会创新发展,妨碍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坚决打击假冒侵权行为,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广州市公安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统一部署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始终保持对侵权假冒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有效遏制了此类犯罪多发高发势头,为广州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去年以来,广州市公安机关按照省公安厅部署,全力组织开展为期3年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蓝剑”行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围绕制假售假、侵犯著作权、侵犯商业秘密等违法犯罪行为,重拳出击,发起凌厉攻势,取得显著工作成效。截止今年4月20日,广州市公安机关在“蓝剑”专项行动中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1203宗,刑事拘留2209人,逮捕1209人,发起“飓风”号专案收网9次,相继破获“飓风36号”打击制售假冒品牌机油案、“飓风40号”打击销售假冒名牌手机配件案、“飓风166号”打击假冒伪劣农药案、“飓风385号”打击假冒品牌口罩案等大案要案,有力震慑了制假售假分子的嚣张气焰,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刑事保护。
今年3月,广州市公安局根据公安部、省公安厅的工作要求,在市、区两级公安机关进一步整合工作职能,将原来分散在不同警种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以及食品、药品领域制售假劣商品犯罪等职能整合强化,统一划归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部门管辖,并进一步强化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设,形成与上级公安机关上下一体、与行政监管部门横向贯通的有力工作格局,工作效能显著提升。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知识产权类刑事案件404宗(同比上升166%),破案364宗(同比上升141%),刑事拘留710人(同比上升232%),逮捕395人(同比上升50%)。其中,立案侦办食品药品民生领域侵权犯罪案件76宗,破案75宗,刑事拘留164人;破获制售假冒品牌服饰箱包、手表、电子产品等企业品牌侵权案件175宗,刑事拘留380人。近日,荔湾警方根据群众举报,通过深入经营摸查和深挖扩线,在广州、佛山两地打掉一条跨市制售假鞋产业链,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缴获假冒知名品牌的成品鞋一大批。
下一步,广州市公安机关将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继续加强与市场监管等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畅通衔接渠道,形成打击合力。同时,针对部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继续组织开展信息导侦,挖源头、打团伙、破大案,对假冒注册商标、假冒专利、侵犯商业秘密等犯罪实施跨区域、全链条打击,净化创业、创新环境,维护知识产权所有人利益,护航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案例1】
临时集市售卖名牌假鞋 5元可配证书
——广州荔湾警方打掉一涉嫌生产销售假冒知名品牌鞋品的作案团伙
近日,广州荔湾警方经过细致排查,精心部署,打掉一个涉嫌生产销售假冒知名品牌鞋的作案团伙,捣毁1个生产窝点和2个仓储窝点,抓获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嫌疑人13人,缴获生产工具、假冒商标、运输车辆一批以及成品鞋7000多双,涉案价值约1200万多元。有力震慑了制假售假犯罪分子,维护了辖区正常市场秩序。
改装集装箱变集市中转销售假名牌鞋
今年4月初,有群众举报,在荔湾区桥中中路某篮球馆空地,有人利用集装箱改装成临时集市,销售假冒奢侈品牌鞋,并可购买成套假冒小票证书。接报后,荔湾警方迅速介入调查,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对现场进行查封,约谈场所管理方,积极排查线索、收集证据。
民警调查发现,该临时集市由多个集装箱搭建而成,分成数十个档口出租,租户主要经营鞋料以及成品鞋类,集市集中转、批发、零售于一体,部分成品鞋为假冒知名品牌产品,每双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买家还可以另外支付5元购买相应品牌的“证书”,以满足个别买家的虚荣心理。民警还获悉,这些商户主要从事鞋料生意,并利用集市做网络电商的中转地,且有部分经营户从实体销售转至互联网线上销售,收到订单后直接送货上门,建立起了隐蔽的违法交易链条。
多日摸排专案经营兵分多路集中收网
荔湾警方经过连续多天摸排和侦查,掌握了相关涉案人员的信息。4月19日晚上,收网时机成熟,荔湾警方组织警力,兵分两路,分别在佛山捣毁1个生产窝点,在广州查获2个仓储销售点,缴获作案工具、假冒商标一批,成品鞋1000多双,抓获郑某等11名嫌疑人。经初步查证得知,该销售假冒名鞋的犯罪团伙以郑某为首,在佛山南海黄岐镇某城中村租房,雇用人员生产假冒名牌鞋,并由其使用面包车从黄岐运往荔湾区桥中,再利用桥中地区便捷的交通物流行业,通过网上向外销售。
认真排查物流信息 深挖扩线乘胜追击
随后,荔湾警方乘胜追击,通过深挖,掌握一条从福建某地利用大货车运输假鞋到广州分销的线索。办案民警掌握大货车的落脚点后,于4月22日上午前往伏击,成功在荔湾区站西路抓获正在交易的王某等2名嫌疑人,现场缴获运输货车1辆、假冒名牌成品鞋6000多双。经初步查证得知,嫌疑人王某等人根据本地订货需求,利用大货车从福建某地成批购入大量成品鞋,到站西路某鞋业批发市场分销谋利。该团伙进出货量大,成品鞋真假难辨,藏身市场隐敝性强,严重扰乱行业市场经济秩序。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案例2】
专案经营抓团伙 打击侵权维秩序
——广州越秀警方打掉一个涉嫌销售假冒名牌钟表的作案团伙
今年以来,广州越秀警方重点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突出违法犯罪组织开展专项打击。1月19日,越秀警方根据群众举报线索,经过前期的缜密侦查,打掉一个涉嫌销售假冒名牌钟表的作案团伙,捣毁销售窝点1个,现场抓获涉案人员6人,查获16个品牌的假冒名牌钟表共1057块手表,涉案金额约人民币8900万元,有力震慑了侵犯知识产权的不法分子,有效维护了品牌企业的正当权益和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所谓的“批发价”与“正品价”价格相差甚远
今年初,越秀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其在站西路某商场购买了两块知名品牌手表,后怀疑该两块手表都是假表,遂报警。经品牌公司鉴定,该两块手表确是假冒产品。经了解,该群众购买到的手表每块大约2000元人民币,也就是不法分子所称的“批发价”,而据品牌公司介绍,该两款手表正品价每块均超2万元人民币,二者价格相差甚远,极大侵害了合法品牌企业利益和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专案侦查摸清售假作案网络
对此,越秀警方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案组对该线索进行核查。经侦查发现,该销售假冒名牌钟表的团伙以邓某为首,在站西路某商场租了一个仓储和销售为一体的档口,家族成员为主要负责人,同时雇用多名无业人员作为流动兜售和“看风”团伙成员。其主要作案模式就是由多个兜售和“看风”团伙成员在档口楼下附近的街面物色顾客并对其进行兜售,如顾客有购买意愿则将其带至档口进一步洽谈销售,每兜售成功一单则由老板邓某发放“提成”,而邓某等主要负责人则负责进货和发货,除此以外还进行网上售卖,该团伙每日出货量甚多,获利巨大。
统一收网打掉售假犯罪团伙
越秀警方对掌握的线索深挖分析、全面排查嫌疑人的资金流、信息流,经过多日蹲守,逐步掌握了相关销售窝点的实际所在位置、主要嫌疑人的身份信息、联系电话以及销售额等情况。1月19日,越秀警方组织警力展开统一收网行动,现场捣毁销售假冒知名品牌手表窝点1个,抓获邓某等6名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嫌疑人,查获涉案16个知名品牌共1057块手表,涉案金额约人民币8900万元。经鉴定,上述涉案钟表均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案例3】
缜密经营雷霆出击
——广州番禺警方打掉一涉嫌制售假冒知名品牌手机配件的作案团伙
近年来,广州番禺警方积极实施信息研判、多警种多部门协同作战的打击策略,充分发挥智慧新警务侦控和大数据应用等信息化手段,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对知识产权类违法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有力维护了市民群众利益、企业合法权益和市场经济秩序。4月以来,番禺警方通过对涉假线索循线跟进,缜密经营,打掉了一个活跃在广州地区涉嫌制售假冒知名品牌手机耳机的作案团伙,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缴获成品和半成品、制假材料一大批,累计销售金额逾千万元。
白天是“人”,晚上是“鬼”
3月底,番禺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在洛浦街某工业区一厂房内有人制造、销售假冒国内外知名电子品牌的包装盒。番禺警方迅速联合各警种成立专案组,对线索进行落地侦查。专案组通过走访摸排、信息比对等多种有效侦查措施,逐渐掌握了一个利用合法经营做掩护,白天生产自有品牌的手机耳机、充电器和包装盒,夜间则非法印制知名品牌手机耳机、充电器包装盒的作案团伙的组织架构、活动规律等,伺机收网。
合成作战,严密布防
4月1日,收网时机成熟,番禺警方出动警力在洛浦街某工业区打掉制假窝点2个,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查获印有假冒品牌商标标识的手机耳机包装盒15万个,印有假冒品牌商标标识的手机耳机包装盒31万个。通过核查纸质销售单据、电子销售单据等资料,这些假冒产品销向珠三角附近各大电子产品交易市场的不法商家,累计销售额达500多万元。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对在未经商标品牌权利人授权的情况下,非法印刷知名品牌手机耳机、充电器包装盒的事实供认不讳。
乘胜追击,全面收网
专案组通过深挖扩线,摸查出了该团伙位于番禺区石壁街的仓库。4月13日,专案组再次组织开展第二阶段收网行动。行动中,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等5人,现场查扣假冒知名品牌蓝牙耳机2166件。通过核查纸质销售单据、电子销售单据等资料,犯罪嫌疑人把假冒产品伪装成“正品”,以略低于“正品”的价格吸引消费者牟取暴利,累计销售金额达500多万元。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对在未经商标品牌权利人授权的情况下,假冒品牌手机耳机的事实供认不讳。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