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部门动态 > 市公安局

改革有力度 服务有温度 审批加速度 2021年广州公安政务服务结硕果

  • 听全文
  • 2022-01-19
  • 来源:平安广州
  • 分享到
  • -

  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1月16日通报:2021年,广州公安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审批加速度”的发展定位,推动落地一批便民惠企优质改革举措,用情用心用力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公安政务服务领域取得明显成效。“跨省通办”“无证办事”等2项改革任务被列入省公安厅、市委党史教育办“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并圆满完成,树起了“公安服务 广州态度”为民服务特色品牌。

  改革有力度

  市公安局审批管理部门坚持“四个一”(集一门、统一网、优一窗、汇一号)的工作思路,为实现公安政务服务实现新发展、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方案。其中,“广州公安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金融机构安防设施建审验收简办速结”等4项民生实事扎实落地。

  主动担当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广州公安主动融入广州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大局,为广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智慧”:年内出台年度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共6个方面43大项具体改革项目,推出创优服务试点项目20条;深化“简政放权”改革,181项市级行政权力事项下放各区分局实施。

  在金融机构安防设施建审验收审批事项中,广州公安推行服务企业快办,通过采取全流程网办“非接触审批”的方式,打通行政审批的“最后一公里”。原需提交的14类材料压减合并为8类,办事材料减少43%;7个业务流程压减为4个,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做到全国最快,节省企业95%的申办时间成本,受到办事企业的高度评价。

  在科技赋能人像数据采集复用的尝试中,广州公安推动研发运行了“一相多用照相新标准”管理系统,户口、出入境、车驾管3大类个人高频事项实现人像照片“一次采集,多次复用”。2021年8月13日起,市民到市内各营业性照相馆拍摄办理公安业务照片,一次照相即可自动生成符合多项业务要求的规格相片,持有效期内的新版本《广州市数字相片回执》即可在市内畅办车驾管、出入境、身份证等证件业务,群众办事成本大幅下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打造智慧平台,形成广州标准。广州公安持续健全规范化服务流程体系,公安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率、准确率均达100%,确保市内同一公安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广州公安作为公安部“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梳理编制事项目录清单、实施清单共2万余个要素内容,“广州标准”得到公安部、省公安厅的认可采纳。

  理念引领创新,保障发展质量。近年来,市公安局审批管理部门牵头,组建了由高校教授、行业专家等9人组成的特邀专家“智囊团”,引智借力,提升民警的政策理解力和改革创造力;与暨南大学合作建立“公安政务服务改革研究与实践基地”,加强公安“放管服”改革创新实践与法律政策理论研究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科学决策水平,擦亮广州公安“放管服”改革“专家谈”特色品牌。2021年,广州公安在“跨省通办”“无证办事”“一件事改革”等多个重点改革领域收获决策性建议36条,助力出台50余项具体改革措施。

  服务有温度

  广州公安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公安政务服务紧贴民心、更有温度。2021年共推出便民利企改革措施215项,解决民生热点问题92个。

  拓宽沟通渠道,搭建对话桥梁。畅通政企民交流沟通,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常态性堵点痛点排查反馈机制。2021年,广州公安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500余条,广泛听取党政机关、行业协会以及不同领域监督员工作建议,滚动排查问题36项,完成18项整改,推动政务服务持续优化、改革举措贴近民意。

  广泛听取民意,增进民生福祉。针对群众向“局长信箱”反映的33件涉证件办理业务的意见建议,市公安局审批管理部门牵头完成整改任务,并推动局内警种建立联动核查整改的常态长效机制。2021年,市公安局领导继续接听12345热线电话为民解难题、办实事,全年公安12345热线受理办结工单170万件,群众满意度考核得分率保持满分。

  突出民意导向,聚焦民生关切。市公安局审批管理部门创新推出“民声热点榜”上榜销账工作机制。通过每月分析12345热线公安业务数据,确定百姓关切的热点事项“上榜”,每月按交办、监测、包案、撤榜等流程采取针对性整改提升措施,“无犯罪记录证明申办”“交通拥堵”“户口办理”等一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高效解决,市民纷纷点赞。

  优化窗口服务,提升公安温度。广州公安持续深化集成审批服务改革,市公安局303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00%落实集成服务;各相关业务警种分别推出长者优先、绿色通道、错时延时办等一系列创新优化窗口服务的暖心举措。同时科技赋能延伸服务触角,将办事窗口前移市民“家门口”,在市、区、派出所、居民社区布设760台自助办事终端,425台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便利群众“家门办”“就近办”。从全市25个公安综合办证大厅615个窗口以及一批自助办证区、特色服务点当中精心挑选10个试点场所,作为“枫桥式公安政务服务大厅及窗口”试点培育对象,聚力打造公安窗口服务“新名片”。

  审批加速度

  广州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多达2900余项,约占全市总量的12%。广州警方通过推出“加速办、跨域办、无证办、一次办”等创新改革措施,更多科技赋能,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便捷、更智能、更优质的服务。2021年,全局行政审批服务事项集成办理约1000万宗。

  压缩办事时限,审批全力加速。目前,广州公安已实现了201项市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198项办事“不用跑”,113项行政许可事项“可即办”,办理时限压缩95.7%,审批速度全国最快。

  推行“跨省通办”,减少群众跑动。针对群众企业异地办事“多地跑”“来回跑”影响体验度、便利性等痛点堵点问题,广州公安畅通跨省寄递、全流程网办、点对点合作、应用电子印章等渠道、手段,推动实现无犯罪记录证明,户政、出入境、车管等53项个人高频事项落地“跨省通办”,全局总数已达227项,为下步推出更多通办事项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探索。如广州交警全国首创车管业务“全国e通办”系统,与广东汕头、湖南衡阳、广西防城港试点建立“点对点”合作,打破现有业务数据、监管信息、资料传送等壁垒,由异地车管所现场查验车辆,并实时上传材料和数据信息,登记地车管所远程审核办理,解决车辆返回登记地车管所查验的难题,每宗业务可以节省群众2天办理时间,节省各类费用1500元左右。

  深化四减四免,推广无证办事。广州公安研究部署推进可信身份认证、电子证照、告知承诺制等减证便民工作,陆续推出一批“无证办事”创新举措。截至目前,共实现250项政务服务事项共663个材料减免,15个高频电子证照嵌入“粤省事”“穗好办”,“广州微警认证”为全国714家单位1326个政务服务应用提供实时认证,线下政务服务大厅推广“亮码办”“码上办”便捷服务。群众通过“穗好办”APP 或“微警”小程序出示个人二维码,政务服务大厅受理系统扫码获取经“微警认证平台”核验的身份信息,完成身份确认后即可实现各个办事流程的身份证件免提交。

  全面优化流程,“一件事一次办”。广州公安从跨部门联办、跨警种合办、警种内速办等3个维度,深入梳理分析办理业务场景,通过优化流程、数据共享等多种手段,将原应单独分项办理但却高度关联的不同事项科学整合为“一件事”,推出“外国人来穗工作”“我要养犬”“大型焰火燃放审批”45项“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经统计,截至目前,共减少各类业务场景办理环节57个、跑动次数75次,压缩率分别为61.6%、66.9% ,惠及60多万群众。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