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公安局中国公民出入境接待大厅的智慧办证区内,每天前来办证的市民络绎不绝,几分钟内便能完成港澳签注业务办理。这样的速度在十多年前难以想象,那时办证厅常被围得水泄不通,群众办证甚至“一号难求”。
国家富强、国门开放,群众出境需求不断增加,各类出入境证件办理量也在大幅增长。其中,广州往来港澳通行证办证量多年居全国前列。
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支队二大队主要负责中国公民因私出国(境)证件受理、审批、业务指导等工作。为解决群众的办证、签注难题,民警们向改革要活力,积极利用科技强警手段,打造了“分分钟的便利”。
2003年,“港澳自由行”政策落地时,广州全市的办证厅几乎天天人头攒动,办证耗时长、缴费难。“人力不够科技来助力!”二大队会同技术部门,深耕设备研发,先后研发出“办证易”“签注易”等15种全国首创、快捷高效的智能办证设备,布建覆盖全市215个智能办证网点,416台智能签注设备,打造“不关门的办证厅”。
“有了智能签注设备,群众可以不在人工窗口排队,实现随到随办。”二大队民警介绍,为了优化办理流程,他们在设计智能设备办理界面时充分考虑市民使用习惯,设置普通话、粤语两种语音提示,理顺办理步骤,设置简洁明了的业务选项。同时,推出网上预受理,节省现场办理时间。
人才是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泉。常常有学术人才、科研专家、法律大咖等往来于粤港澳三地交流。但在交流过程中,他们常遇到临时办理出境业务难、逗留港澳两地时间短、无法在短时间内多次签注等问题。
2023年2月20日起,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在大湾区工作的科研、文教、卫健、法律等6类人才均可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1—5年多次有效人才签注,可在签注有效期内不限次数往来港澳,每次逗留不超过30天。目前,广州市人才签注量逐月递增,人才签注办证量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