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的人大重点建议《关于收储整合分散工业用地 推动广州产业经济升级的建议》,入选2023年广东省各级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十大优秀案例。
该建议是2023年度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由市主要负责同志牵头领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并成立由市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重点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扎实有序推进办理工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协同各会办单位积极对接、扎实部署、稳步推进。在市人大城乡建设环境资源委的指导下,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多次召开专题会与代表深入交流,并赴荔湾、海珠、番禺、白云、黄埔、增城6个区11个项目开展专题调研。经过办理,全面推动存量工业用地底数摸查,健全产业空间载体建设规划政策体系,总结案例和经验,形成存量工业用地开发新模式和新路径,加快产业经济改造升级,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为广州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好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工作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成效:
一是查实数据,摸清家底。针对工业用地及产业园区、市属国企存量土地、中心六区存量低效用地等开展调查,建立工业用地数据库。依托市多规合一系统招商地图进行信息归集展示与共享,助力实现“带地带房”招商。探索“一码管地”,提高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
二是留足空间,保障用地。基于全市统筹划定62100公顷工业产业区块,促进工业用地和制造业项目集聚发展。加强工矿仓储用地实物储备,扩大覆盖至小面积工业用地供应,为实体经济发展留足空间。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多途径盘活分散工业用地。
三是政策支撑,提质增效。打出全力支持广州制造业强市的政策“组合拳”,优化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先租后让政策,出台统筹做地方案措施,为制造业用地腾空间、谋增量。总结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形成存量工业用地开发建设新模式新路径,2022年以来共推进16个村镇工业集聚区试点项目实施更新改造,顺利实施后预计可提供近1121万平方米的新增产业载体。
四是规划赋能,引领实施。严格《广州市工业产业区块划定成果》实施管理,稳定工业用地总规模。依托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构建多层次集群式的产业空间布局。编制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落实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心升级。
下一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继续完善工业用地数据库,搭建数据应用场景;同步完善投入机制和措施,多路径盘活低效用地。通过持续强化土地要素保障,为广州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