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有近千万来穗人员,出租屋500多万套;全市行政区域划分综合网格20849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1000多人。广州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来穗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他们遍布广州市各行各业,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切实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工作要求,紧紧抓住抓住来穗人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不懈努力,全面提高来穗人员和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
一是谋近思远,充实“人才库”。2021年度有26052人通过2021年度积分制入户获得入户资格,入户总人数比2020年度增加约15%。首次将“公积金”基础指标和“退役军人立功受奖”纳入积分制服务管理体系中。在特殊技能、特殊艰苦一线行业入户工种中,新增公路养护工、托育照护人员、网格员(含出租屋管理员)、铁路公安4类工种,吸引更多特殊技能、特殊艰苦行业从业人员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二是提质增能,育强“网格化”。印发实施《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工作的实施意见》及5份配套文件,完成全市20849个综合网格划分调整及地理信息采集,图层数据已通过省级审验并置入“粤政图”。对全市统一运行的109项入格事项进一步优化完善,制定入格事项10大类别目录。全市共采集网格事件738万宗,办结733万宗,办结率超过99%。
三是精准细严,夯实“大数据”。扎实开展大数据智能化流动人口摸排管控,组织落实“疑似漏登”“应销未销”数据核实补录,推进网上数据巡查与人工线下核实相结合,“人屋”数据更加精准。优化居住登记和居住证业务流程,推进数据信息共享共用,开展来穗人员和出租屋管理专项行动,制定并推动28项工作措施落地。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奠基之年。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4”工作举措,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地抓好贯彻落实,在以下三方面主动服务广州城市建设:
——强化城市建设中的政治担当:提高思想站位,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做好人民至上“大文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把加强来穗人员和网格化服务管理放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等重要指示精神的政治自觉上;放在助力改善国际化营商环境,彰显广州城市温度、人性关怀、社会亲和力,持续增强广州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汇聚人力、吸聚人才软实力建设上;放在助力提升广州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助力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上等高度思想统筹,充分凝聚思想共识、持续深入推进。
——强化城市建设中的责任担当:创新社会治理,全力提升综合网格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稳固共建共享“压舱石”。一是以“综治中心+网格化+智能化”为牵引,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提高数据共享交换能力,统筹深入推进大数据赋能精细化管理。二是以党建为引领,深化党支部(党小组)在网格全覆盖,建立党员干部包联网格走访群众制度,构建五级基层党组织架构。三是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综合网格管理,育强网格员队伍,将出租屋日常巡查、告知工作纳入综合网格,推动服务、管理、资源、力量向网格集聚。四是以疫情防控为重点,提档升级社区网格化疫情防控和健康管理措施,加强重点人员回到社区管理,建立完善工作台账,加强网格巡查、宣传引导和人文关怀。
——强化城市建设中的人才担当:深化融合融入,提出具有广州特色外来人口治理新经验,形成汇才聚才“强磁场”。以不断满足来穗人员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牵引,一是结合《广州市积分制入户管理办法》修订实施,进一步向在广州市长期合法稳定居住群体倾斜,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二是深入实施新一轮来穗人员融合行动计划,持续擦亮“来穗人员服务周”“来穗人员大学堂”等特色品牌,为来穗人员实现1万个微心愿,把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建设成为“来穗人员幸福之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件事”最多“跑一次”,积极助力全市营商环境5.0改革。三是深度挖掘全社会力量参与来穗人员服务的巨大潜能,发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来穗人员发声,支持引导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共同参与,大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历史于时序更替中前行,梦想在接续奋进中实现。只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才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我们将认真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更加开放的格局、更加宽广的胸襟、更加包容的环境,广聚天下英才助力广州城市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