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榜样感动广州,温暖传递力量”。9月27日下午,广州榜样发布厅2018年常规发布第七场在广州广播电视台演播厅隆重举行,发布了2018年度“广州市十大最美慈善家庭”、2018年度“广州市优秀慈善家庭”,活动旨在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推进慈善理念深入每一个社区、家庭和市民,为广州市创建“慈善之城”贡献力量。
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慈善是社会文明和谐的重要标志,是一项全民的事业。要广泛普及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宣传慈善典型,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
今年6月,为进一步营造人人参与慈善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激发家庭参与慈善热情,弘扬崇德向善的慈善精神,广州市民政局、市文明办、市妇联以“慈善为民爱传万家”为主题,启动开展2018年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慈善之城”之寻找“慈善家庭”活动。经推荐(自荐)、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全市共寻找到100户“慈善家庭”,其中,获得“最美慈善家庭”称号的有10户,获得“优秀慈善家庭”称号的有90户。
最美慈善家庭弘扬崇德向善的慈善精神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慈善家庭重家庭、扬善德,重家教、存善念,重家风、弘大义,用实际行动感召千万家庭踊跃参与慈善活动。2018年度“广州市十大最美慈善家庭”分别有:任永全家庭、李燕家庭、徐靓家庭、李锦文家庭、梁冰家庭、赖燕丽家庭、陈兆年家庭、贺惠芬家庭、谢仲馀家庭、雷建威家庭。其中,李燕分享了母亲从小小时候的言传身教,这一家用炽热的大爱和实在的义举,服务社群,回馈社会,把正能量带给市民、带进社区。李锦文分享了弃商从善,并带动妻子儿子一同坚持做公益14年的故事,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谢仲馀家庭分享了老父亲从30多年前赚到第一桶金开始,就积极参与慈善活动,现在又将这份公益情怀也传承给了两个女儿,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帮助邻里排忧解难。
李燕,一家人热心慈善、献血、志愿服务等各种爱心公益事业。近5年来,为贫困儿童和重病患者义卖募捐,捐衣捐款,出资近7.32万元,资助了4名贫困孩子圆读书梦。这一家还参加无偿献血,为聋哑学校学生提供各类帮助服务。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帮助邻里排忧解难。
李锦文,创办助学机构广州市乐善助学促进会,14年来不拿一分钱报酬全职做机构义工,带领乐助会在全国11个省71个县开展助学工作,至今捐赠金额达4千多万元。自创立乐助会以来,李锦文的妻子便与他一起做义工,儿子也从四年级开始加入志愿者行列,并坚持至今。
谢仲馀,广州市金象工业生产有限公司董事长,三十多年来主动赞助孤寡老人、烈军属及困难人士约3000万元。从得到第一桶金开始,他就带着两个女儿身体力行参与慈善活动。在父亲的影响下,女儿积极投身双拥慈善工作中,参加各项慈善活动,连续23年向全荔湾区的烈军属、孤寡老人赠送慰问金。
优秀慈善家庭践行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重阳节即将来临,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孝与和谐相伴、与爱心同行,它是家庭和睦团结的纽带,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在广州,获得2018年度“广州市优秀慈善家庭”称号的家庭有90户,其中,何红玉家庭、秦兆年家庭、蒋盛家庭作为代表分享了把敬老、爱老的美德融入慈善的心得体会并宣读了“敬老爱老”倡议,用行动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何红玉曾身患癌症,却不忘公益,自筹资金成立广州市花都区365康乐家园,八年来,帮助无数癌症病患者树立信心,乐观生活,慰问病人达5000多人。村里建桥修路,增添公共设施,何红玉家庭也总是伸出援手,帮助村民改善环境。他们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来传承好的家风和民风。
秦兆年夫妇退休后倾尽全力做科教公益,无偿传授大学生创业知识,合共编制教材300多件套。夫妇俩先后10多次赴西部地区,150多次赴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帮扶,总计讲学和展示达1500多场次,听众10万余人,并捐赠科普器材、教材3万多件套。夫妇俩获得各种奖励87次,其中带领团队荣获“全国老有所为先进集体奖”等荣誉24次。
蒋盛家庭热爱公益事业,全家6位成员有5位是注册义工。蒋盛每周定期在社区开展葫芦丝的义务教学,父亲加入义工队后积极参与义工队组织的各项活动,母亲和妻子也经常带着小女儿参与社区义工服务,从小培养孩子的善心善德。
相关链接:
2018年度“广州市十大最美慈善家庭”(按姓氏笔画排序)
1.任永全家庭
任永全,既是广东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又是广州义工形象大使和行动大使。他发起成立“任永全明星义工队”,带动母亲、女儿组成广东颇有名气的“三代同堂义工组合”,全家一起做好事。这一家时常和一众有爱的明星参与义工服务主持和表演活动,为广州成为志愿之城发挥演艺界人士的一份力量。
2.李锦文家庭
李锦文,创办助学机构广州市乐善助学促进会,14年来不拿一分钱报酬全职做义工,带领乐助会在全国11个省71个县开展助学工作,至今捐赠金额达4千多万元。自创立乐助会以来,李锦文的妻子便与他一起做义工,儿子也从四年级开始加入志愿者行列,并坚持至今。
3.李燕家庭
李燕一家人热心慈善、献血、志愿服务等各种爱心公益事业。近5年来,为贫困儿童和重病患者义卖募捐,捐衣捐款,出资近7.32万元,资助了4名贫困孩子圆读书梦。这一家还参加无偿献血,为聋哑学校学生提供各类帮助服务。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帮助邻里排忧解难。
4.陈兆年家庭
陈兆年一家从1993年创办珠江钢管集团有限公司起,便将慈善公益事业视为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要部分。从陈兆年的父亲到陈兆年的女儿,一家五口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至今为地方的教育、文化、慈善等公益事业上捐赠超过2亿元,仅近5年就捐赠超过6000万元,为大爱社会做出了贡献。
5.贺惠芬家庭
贺惠芬和丈夫都是岭南教育集团的主要负责人,夫妻俩热爱教育事业,用慈爱教书育人。自1996年起,岭南教育集团建立了一系列扶贫助学措施,受惠学生上万人,累计为贫困学生减免金额超过13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岭南教育集团向社会捐赠已超过5000万元。
6.徐靓家庭
徐靓有着众多的头衔,不仅是“母乳爱”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也是国内首家母乳库001号捐赠者,更是一位漂亮干练的辣妈。她的家人也是母乳爱的志愿者,孩子从不满一岁起就开始参与公益活动。在公益活动中,总能看到徐靓全家齐动员的身影。这个徐靓家庭曾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广州市最美家庭”称号。
7.梁冰家庭
梁冰一家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广东省一心公益基金会第十服务队服务活动,为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而奔走多年。近5年来,梁冰参加公益慈善项目或活动的服务时数达500小时,个人捐款数约10万,感召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约6万。
8.谢仲馀家庭
谢仲馀,广州市金象工业生产有限公司董事长,三十多年来主动赞助孤寡老人、烈军属及困难人士约3000万元。从得到第一桶金开始,他就带着两个女儿身体力行参与慈善活动。在父亲的影响下,女儿积极投身双拥慈善工作中,参加各项慈善活动,连续23年向全荔湾区的烈军属、孤寡老人赠送慰问金。
9.赖燕丽家庭
赖燕丽家庭是一个军人家庭,丈夫和儿子都在部队中服役。这一家热心公益,资助贫困家庭长达21年。近5年来,赖燕丽一家为资助贫困家庭捐赠金额超13万元,参加多个公益慈善项目,服务时数超过1800小时,是公认的模范家庭、幸福家庭。
10.雷建威家庭
雷建威家庭是充满爱的四口之家:雷建威是资深的公益人,常年投身公益慈善事业,获“全国优秀志愿者”称号;儿子身残志坚,在市少年宫为心智障碍少儿服务;女儿是广东“美德好少年”,年纪小小就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义演义卖筹款;妈妈则做好后勤,全力支持一家人的公益事业。
二、2018年度“广州市优秀慈善家庭”(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坤家庭 区均庭家庭 方一鸣家庭 邓玲秋家庭
邓惠桃家庭 石嘉琳家庭 石燕萍家庭 叶永健家庭
叶烈彪家庭 戎坚群家庭 毕凤仪家庭 司徒俊峰家庭
伍家乐家庭 邬惠玲家庭 刘立红家庭 刘亚辉家庭
刘倩怡家庭 刘廖松家庭 江海英家庭 孙秀玲家庭
孙金光家庭 孙健明家庭 严 健家庭 苏韵鉴家庭
李桂泉家庭 杨 华家庭 杨好珍家庭 邱直平家庭
何凤贤家庭 何红玉家庭 何炎桃家庭 余文威家庭
余熙媛家庭 邹成辉家庭 张材鸿家庭 张秀华家庭
张新兰家庭 陆 锋家庭 陈丽涛家庭 陈建辉家庭
陈 韵家庭 陈翠清家庭 陈耀昌家庭 范穗斌家庭
林冬妹家庭 林永华家庭 林丽莉家庭 周巨波家庭
赵勇刚家庭 钟文静家庭 钟梅芬家庭 钟燕微家庭
贺凤晓家庭 骆洁英家庭 秦兆年家庭 徐广新家庭
徐桂伦家庭 郭玉谊家庭 郭金爱家庭 郭海斌家庭
郭燕嫦家庭 资艳阳家庭 黄月姬家庭 黄亚娟家庭
黄佩仪家庭 黄顺玲家庭 黄祥汉家庭 黄惠君家庭
曹昆妹家庭 曹敬坤家庭 符立强家庭 梁自玉家庭
梁转容家庭 梁泽全家庭 梁诗韵家庭 梁晓雯家庭
梁慕贞家庭 梁毅斌家庭 彭 慧家庭 董 严家庭
蒋 盛家庭 韩雪英家庭 曾剑华家庭 谢滨涛家庭
甄 鹤家庭 蔡洽红家庭 廖凯静家庭 廖晓瑜家庭
潘燕飞家庭 禤新娣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