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部门动态 > 市民政局

广州市举行骨灰撒海30年公祭暨2018年骨灰撒海活动

  • 听全文
  • 2018-11-05
  • 来源:市民政局
  • 分享到
  • -

11月2日,广州市举办骨灰撒海30年公祭暨2018年骨灰撒海活动。当天上午8:50分,活动启动仪式在轮船码头广场举行。启动仪式由市民政局许永明副巡视员主持,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杨宗涛副巡视员、省民政厅曾凡瑞副厅长、市民政局何镜清局长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卫计委以及各区民政局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活动。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杨宗涛副巡视员充分肯定了广州市在全国率先举行骨灰撒海这种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并取得的成效。

启动仪式结束后,历年参加骨灰撒海活动的家属代表共48个家庭166人乘船至珠江入海口骨灰撒海地点缅怀追思先人。2018年第一批骨灰撒海活动同步启动。

绿色文明创先河,节地安葬走前列

1988年,广州市在全国首创政府组织骨灰撒海活动。迄今,广州市共组织出海86次,撒海骨灰2.1万多具,参加群众突破3.3万人次。我市以创建骨灰撒海活动品牌为抓手,致力建立以骨灰寄存为主,骨灰撒海、还林、花坛葬、草坪葬为辅的1+N节地生态安葬服务体系。截至2018年10月,全市不建墓的节地安葬率已达82.5%,位居全国前列。

宣传推广力度大,市民接受程度高

为满足市民参加骨灰撒海活动的需求,广州市将结合开展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推广骨灰撒海常态化个性化服务。今年清明节期间,广州市通过制作播放生态安葬公益宣传片、在市主要祭扫场所举办专题活动等方式,推广骨灰撒海等节地生态葬法。自4月1日开启2018年骨灰撒海预约报名通道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接收到超2000个报名申请,其中,微信预约比例超70%。据悉,2018年骨灰撒海活动将于11月2、3、4、9、10、11日分6批次举行出海告别,预计将撒海骨灰2495具,参加市民近4000人次。

工作创新服务好,便民举措形式多

2008年起,广州市骨灰撒海活动改变骨灰散撒方式,不再由家属在游船散撒骨灰,而是派出专门船只承担骨灰入海工作,骨灰用可降解的环保盒包装,由工作人员统一按照顺序依次将骨灰通过专用通道投入大海。为方便市民群众,除每年4月在市火葬场集中接受预约报名外,2017年起,广州市开通微信报名方式,市民关注“广州殡葬”微信公众号,填写相关资料即可完成报名。通过微信公众号和短信,市民可接收提示信息,进行骨灰领取、业务确认、补贴申领一站式办理。

惠民殡葬政策好,生态奖补提标准

     2016年9月,广州市全面实施户籍、非户籍、困难群众的3大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减免政策,建成了普惠共享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2013年,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骨灰撒海补贴办法》,对本市户籍人员,在2013年1月1日后死亡火化并参加市民政局统一组织的海葬活动的,给予亲属或委办人每具骨灰1000元的补贴。2017年,广州市将撒海补贴提高至每具2000元,对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也给予补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态安葬奖补机制,大力推广节地生态安葬。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