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部门动态 > 市民政局

不忘改革开放初心 恪尽为民行政使命 推动广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广州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

  • 听全文
  • 2019-01-29
  • 来源:市民政局
  • 分享到
  • -

1月25日,2019年广州市民政工作视频会议在市政府礼堂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全会、市"两会"和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8年全市民政工作,部署2019年任务。副市长黎明出席会议并作讲话,马曙副秘书长主持会议,市民政局局长、党组书记何镜清作工作报告。市医疗保障局、南沙区民政局、荔湾区金花街、越秀区白云街东湖新村社区分别在会上作经验介绍。

黎明副市长表示,2018年以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广州民政发展全过程,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用一系列深化改革和务实创新的行动,切实履行好新时代民政部门的职责使命,为推动新时代广州发展出新出彩做出了积极贡献。底线民生保障有新提升、养老服务业发展有新亮点、基本社会服务有新进展、社区治理工作有新成效,坚守五条工作底线、夯实五项发展基石成为了全市民政部门的共同行动,为全国全省民政工作出经验、作示范成为全市民政干部的自觉担当。

黎明副市长强调,各级民政部门要坚决守住民政工作安全稳定的责任底线,对接好中央、省、市部署的重点改革项目,重点推进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社会组织、慈善事业、殡葬管理等改革任务,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民政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商议谋划推动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实施落地。加速推进养老大配餐服务提升工程,将重度失能残疾人纳入服务范围,推动"家政+养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专业化日间照料服务,深化医养融合发展,完善困难群众社会救助机制,健全困境儿童服务保障体系,切发挥基础民生保障功能。牢牢把握创新城乡社区治理专项改革要点,积极借鉴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经验,把社区治理创新与传承发扬广府文化中的精髓结合起来,聚焦办好长者大配餐、社工服务、婚姻登记"全城通办"、城乡居民协商议事、社区社会组织、慈善之城创建等群众家门口事,激发新时代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积极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

推动民政事业平衡、协调、高质量发展,多项工作居全国全省前列

会议强调,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推动民政事业平衡、协调、高质量发展,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羊城慈善为民行动"项目荣获2018年第十届"中华慈善奖",广州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居全国第二;长者"大配餐"服务被全省复制推广;社会组织党建"红苗工程"荣获第二届"广州党建十大品牌";优势主导"三社联动"、殡葬综合改革、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婚俗改革、政策研究等经验在全国会议介绍经验;"银龄安康"驻点服务、婚姻登记"全城通办"等受社会肯定、获市民点赞;全年荣获17项省级以上表彰奖项、56人次获省级以上表彰。

2018年,广州市共发放低保金4.7亿元、特困供养金1.7亿元、残疾人"两项补贴"3.29亿元,全年实施医疗救助108.91万人次、5.39亿元,实现底线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全市长者饭堂增至1002个,推出56项老年人照顾服务措施,全年发放长寿保健金5.15亿元,"银龄安康行动"驻点服务实现全市村居全覆盖,实现养老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实现村居议事厅、村务监督委员会两个100%覆盖,设立市区共建、基层社区、社会服务机构等33个共建共治共享实践基地,创新推进基层社区治理;成立97个街(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平安建设促进会),探索"党建+品牌+公益"创投模式,立项2422万元择优资助162个项目,社会组织活力不断激发;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暨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社会各界认捐款物6.31亿元,设立全国首个慈善城市发展研究基地,全国"慈善之城"创建成效显著;各类抚恤补助和优待金标准平均增幅达8.9%,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扎实推进;实现婚姻登记全业务"全城通办",福彩公益金资助公益金项目74个共2.51亿元,民政专项事务工作高效有序。

用绣花功夫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会议强调,2019年,广州民政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全国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化广州民政"17551"发展目标任务,用绣花功夫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19年,广州民政工作重点推动七项根本工作:一是兜牢底线民生保障。继续提高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标准,提标扩面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定社会救助购买服务方案。二是夯实养老体系建设。优化养老机构设施布局,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拓展日间照料服务,提升护理型床位比重,推动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全覆盖,制定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政策。三是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建立基层政府、社区责任清单,开展"周五街坊主题服务日"活动,建立党员义工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总队,设立社会工作心理健康服务站点。四是推动社会组织发展。修订《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管理办法》,推进制定《广州市品牌社会组织评价指标体系》等地方标准和《广州市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社会组织黑名单,深度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五是加强儿童福利保障。健全困境儿童分类救助帮扶制度,推进出台、修订困境儿童分类评估制度等政策指引,建设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综合平台,组建广州市困境儿童保护专家团队。六是做好民政专项事务。推进婚俗改革和"一站式"婚庆服务试点,积极争取开展婚姻登记跨省市异地办理试点,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进社区和"互联网+婚姻家庭服务"。继续深化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法治、惠民、绿色、科技、阳光、人文殡葬建设。七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进基层党建"强基前列"工程,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民政干部队伍。

2019年,广州民政工作重点深化五项领域改革创新:一是深化社会救助改革。梳理社会救助服务清单,推动经济救助向救助服务转变。推进实施前置救助、支出型救助,推进制订《广州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暂定名)、修订《广州市临时救助暂行办法》,率先推动救助事务"全省通办"。二是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探索"大城市大养老"模式,推动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养老助餐配餐服务提升工程,将重度残疾人纳入服务范围,融入医疗护理、健康宣教、营养指导、康复训练等服务。制定"家政+养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创新推进"家政+养老"融合试点,补齐"3+X"家政养老服务短板,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家政养老融合服务。推行高龄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推动《广州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条例》立法,推进穗港澳养老服务合作发展及穗法跨境养老服务试点。三是深化基层治理创新。推进创新城乡社区治理专项改革试点,开展社区居委会标准化建设等试点,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推动城乡居民议事制度向楼(组)、居(村)民小组延伸,探索开展"随约"社区服务,探索设立社区专员、首办负责制等工作模式。四是深化社会组织改革。推进制定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工作指引和分类管理办法,推动成立全国性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培育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五是深化慈善事业改革。推进修订《广州市募捐条例》,实施《创建慈善城市·广州行动》,拓展粤港澳大湾区慈善交流活动,创新开展2019年扶贫济困日暨"养成慈善为民"行动,做实各项慈善为民服务项目。

会议强调,2019年,广州民政工作将全面推进强基走前列工程,在坚守"责任、安全、稳定、廉洁、道德"五条底线,夯实"基准、基本、基础、基层、基数"五项基石的基础上,力求精准、精确、精细、精致、精彩,对焦群众需求精准服务、精准施策,建立民政服务管理监控中心,健全民政大数据分析平台,发挥各类研究基地、实践基地、科研工作站作用,把民生实事项目一件一件办好。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