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庆祝建党101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正气、树立标杆,广州市直机关工委开展了2022年度市直机关“奋斗在第一线”共产党员先锋岗和共产党员岗位标兵评选活动。广州市民政局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奋力推动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积极贡献,并在疫情防控、民生兜底保障等重点工作任务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此次市直机关工委选树的100个共产党员先锋岗、100名共产党员岗位标兵中,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咨询接待区获评2022年度市直机关“奋斗在第一线”共产党员先锋岗;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处彭勇、市殡葬中心陆晓君获评“2022年度市直机关“奋斗在第一线”共产党员岗位标兵。
市民政局在局系统同步选树了局社会救助处等17个集体为广州市民政局共产党员先锋岗,选树廖燕玲等65名个人为广州市民政局共产党员岗位标兵。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全面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州民政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平时工作“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豁得出”的共产党员本色,彰显了广州民政坚定不移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讲述了广州民政人用点点滴滴业绩、实实在在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实践故事。
获评“2022年度市直机关“奋斗在第一线”共产党员岗位标兵事迹:
1.彭勇(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处一级主任科员)
彭勇同志恪尽职守,一心一意为推动社区治理而尽心尽力。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连续150多天坚持奋战在抗疫一线,参与制定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等政策文件,参加疫情防控市纪委第七督导组工作,参与市“穗康码”系统研发;牵头落实民政机构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4万多人核酸检测任务;制订《广州市关于建立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职业发展体系实施方案》等1+8配套文件,推动建立居委会专职人员职业发展体系,专职人员工资平均增长43%;参与2021年市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各项指标;开展“社区万能章”整治,取消证明事项44项,推动社区减负增效。
2.陆晓君(市殡葬服务中心殡仪二部业务组组长)
陆晓君从事殡葬一线工作22年,她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团结带领业务组的职工每年为约3.8万名逝者举行告别会,为300多万办丧群众提供亲情式的殡仪服务。组建示范小组开发“安灵服务”、“遗体护理”、“特色礼仪”等新型服务模式,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发挥“传帮带作用”,参与国家级的殡葬行业标准及教材编审;参与研发互联网+殡葬、自然人身后事一站式联办、线上预约系统等多个项目,运用科技手段优化服务流程,解决群众多环节、多处跑、多次跑、耗时长等问题,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所在班组两年来收到表扬信30多封、锦旗11面,先后获得广东省级青年文明号、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获评2022年度市直机关“奋斗在第一线”共产党员先锋岗事迹:
1.广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一直致力于推动广州养老服务多项指标全国领先,多个经验做法被复制推广。连续11年将养老服务列入十件民生实事。出台60份政策文件,连续4年超70%的市本级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人均养老用地0.25平方米。全面拓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为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每千名老人床位数38张,护理型床位占79.8%,社会力量运营床位一直占70%左右,省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占全省31%。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100%。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全市养老企业7700多家,高居全国各城市第一;75%的养老床位、98%的养老服务综合体、97.5%的长者饭堂、95%的生活照料服务由社会力量提供。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通报,点名表扬广州在养老兜底保障、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等工作成效明显。2022年国务院将在国家层面宣传推广广州经验做法。
2.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咨询接待区
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咨询接待区全力打造标准化救助服务平台,已通过ISO服务质量认证。持续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不断完善硬件、升级软件,与所在地派出所共建警务室,引入人口信息查询专线,切实提高核实身份和寻亲效率;引入专业社工团队对受助人员进行引导,做到“求助入站、社工相伴”;全面推行“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持续抓好规章制度、流程修改和工作清单制定。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咨询接待区克服风险挑战,创新疫情期间接待服务“十步法”,妥善处置各种急难险重个案,齐心协力严防死守。近三年,完成近15000人次救助接待工作,处置老、弱、病、残等特殊求助个案近3600人次,协助近8200人次受助人员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