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快推进我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服务效能建设,2018年以来,我市仲裁机构坚持民生导向,以“互联网+调解仲裁”为创效主线,着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信息惠民引领、支撑仲裁服务的创新模式,构建了服务智能化、办案自动化、监管规范化的信息服务体系,为广州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开启了新篇章。
智能化服务篇
一是立案自助化,信息全共享。当事人可通过自助平台登记争议信息后提交审批立案(图1、2),也可一键导入多人(集体)案件信息(图3),或通过微信扫案件二维码登记案件信息(图4)。
图1:自助服务功能
图2:通过信息共享获取被申请人信息
图3:一键导入多人(集体)案件信息
图4:多人(集体)案件扫码登记案件信息
二是“瘦身”申请书,压缩立案时间。涉及事实理由等其它说明均可通过微信扫通知书上二维码,事后补充录入(图5)。
图5:扫码补录事实理由
三是开通网上服务,拓宽办事渠道。申请人可通过“粤省事”劳动仲裁服务功能(图6)进行在线申请仲裁、查询案件进度、获取电子文书、变更仲裁请求、追加当事人等服务等(图7),也可在广州人社官网劳动仲裁专栏下在线申请仲裁。
图6:微信小程序劳动仲裁服务界面
图7:当事人业务申请
自动化办案篇
一是建立仲裁智能数据库。为方便办案人员快速制作结案文书,系统按仲裁请求分类建立了裁决说理库、庭审问题库;按目录分类建立了支持全库模糊检索的政策法规库。
二是一键生成文书,在线直接下载。案件相关文书(图1)、庭审笔录(图2)和结案文书均可根据系统已有信息和办案人员选择(引用智能数据库内容)自动生成,并加盖电子印章。文书生成后,当事人可通过手机扫描案件二维码,直接下载该案件相关电子文书。
图1:通用文书生成界面
图2:庭审笔录自动生成界面
三是实时共享裁审信息。仲裁案件结案后,法院立即可查询案件信息和相关文书;法院立案、判决后,案件负责人即可收到手机短信提醒并查看起诉情况和判决书(图3)。
图3:裁审信息实时对接界面
规范化监管篇
一是数据实时动态跟踪。建设案件流程实时跟踪和案件数据动态展示平台(图1、2),对全市案件数据实时掌控,为分析全市劳动争议案件形势提供预警和预判。
图1:全市案件数据分析平台
图2:市本级各部门案件数据分析平台
二是案件在线跟进督办。建设案件催办、督办和投诉处理平台(图3),实时提醒监督部门最新问题案件,并支持监督人员对案件进行后续处理跟踪。
图3:案件监管查询界面
树立“互联网+调解仲裁”理念,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以大数据运用为驱动,以信息化应用为牵引,积极打造涵盖案件办理、仲裁服务和人员管理的调解仲裁多维交互管理服务系统是我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创新办案模式,提高服务满意度的重要手段,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贯彻落实《人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调解仲裁”2020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面推进在线调解、仲裁等内容建设,为广州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