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金7优胜奖!广州学子世赛再创佳绩!快来感受他们的风采

  • 听全文
  • 2019-08-28
  • 来源:市人社局
  • 分享到
  • -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后简称“世赛”)于当地时间8月27日在俄罗斯喀山圆满结束。这是我国第5次组团参赛,也是迄今为止参赛人员规模最大、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中国代表团再次荣登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

广东选手共有22名选手参加了20个项目比赛,获得8金、3银、1铜及8个优胜奖的辉煌战绩,金牌数量占全国一半,奖牌数量刷新了上一届赛事5金4银6铜及2个优胜奖的记录,向世界展现了广东青年技能人才的高超水平,为我国代表团再一次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作出重大贡献。

广州取得4金7优胜奖的佳绩,实现广州参赛史上金牌数和奖牌数双突破。金牌数占国家的25%、占全省50%;奖牌总数占全国的22%、全省的55%,创造历届之最。广州参赛选手全部获奖。

“国家参赛看广东,广东参赛看广州”

广州在移动机器人、砌筑、时装技术、混凝土建筑4个项目中斩获金牌。

本届世赛广州入选国家队人数和参赛项目均占全国的20%、全省的55%。广州在人员输送和参赛项目上相较44届世赛都有极大提升,成为国家和我省世赛选手输出的主阵地。广州有10家单位被人社部确定为16个项目的国家集训基地,数量居全国前列。

广州市人社局对标世赛高质量做好备战参赛工作,全面梳理技术标准和规程,积极引进世赛先进理念和技术标准,制定广州备战参赛标准规范等指导性文件,有效将世赛标准和选手培养路径转化为技工教育课程标准和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建立选手储备力量长效机制。在选拔方面,广州共开展54个项目(全国共56个)的市选拔或选手推荐工作,选手从以技工院校为主要的参与群体,向中(高)职院校、企业(行业)、社会多方发展,参赛项目与参与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选拔出最杰出的选手代表。

广东、广州在喀山取得的辉煌战绩彰显了技能人才培养成果和雄厚实力,是广东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此次广东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舞台上的惊艳表现,不仅直接反映出广东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一系列举措行之有效,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也说明广东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已相对领先。

在赢得“国家参赛看广东,广东参赛看广州”赞誉的同时,世界技能大赛亦以高水平的技能竞赛带动广州的技能人才提档升级,为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提供雄厚的技能人才支撑。有力促进广州市产业工人技术能力水平整体提升,促使广州的技能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广州通过多年来积极备战世赛,成功将世赛标准和选手培养路径转化为技工教育课程标准和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如今,广州市技能人才培养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26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2万人,占比31.3%,居全国前列。全市共有27所技工院校。经过多年的努力,构建了以技师学院为龙头,普通技校为基础,公办与民办互补、教学与科研互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培养层次和专业工种齐全,具有广州特色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广州技工院校聚焦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调整优化技能人才培养专业。技工教育“广州模式”被人社部列为标杆全国推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感受广州选手风采〓

胡耿军

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获得者

来自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移动机器人项目的选手胡耿军来自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他出生于2001年,年仅18岁。此次比赛中,他将与来自云南技师学院的选手跨省联手,在移动机器人项目上寻求新的突破。

最初接触移动机器人这个项目时,胡耿军完全从零开始:软件不会用,程序不会写。为了追上大家的步伐,胡耿军通过网络翻译软件自学英文编程资料,有不懂的地方,胡耿军就向教练和师兄们请教,现在看来简单的PID调节和运动控制,当时却是胡耿军的拦路虎。但他没有放弃,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拼命训练。同时将自己平常遇到的问题汇总下来,在训练间歇向别人请教。那段时间里,胡耿军在训练过程迅速成长,最终迎来了自己“菜鸟”的春天。

我国从第44届世赛开始参加移动机器人项目的比赛,参赛选手均为广州选手,第一次参赛就获得一枚宝贵的铜牌。本届世赛选拔,胡耿军在广州市移动机器人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在广东省的选拔赛当中获得第二名,成功晋级国赛,又以国赛第四名的成绩入选国家队,在五选三、三选一的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世赛入场券。把每一场比赛都当成最后一次,胡耿军告诉自己:“要加油,不能给自己留遗憾。”最终,他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

温彩云

时装技术项目金牌获得者

来自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温彩云在时装技术项目全国选拔赛中以绝对优势获得个人第一,成为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多年技能竞赛夺得单个项目的最好成绩。在之后的五强赛,温彩云奋力拼搏,以第三名的成绩进入了全国五强。最终以全国第一的名次拿到了喀山入场券。

小时候,温彩云就特别喜欢看身为芭比娃娃设计师的姑姑为芭比娃娃做衣裳,自己也在一旁跟着姑姑学,学会了就自己给芭比娃娃做衣服。长大后,温彩云入读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并选择了服装设计这个专业。

2016年,温彩云曾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的选拔,那是她第一次参加技能大赛,当时的她没能挺进全国五强。“虽然是我意料之中的,但还是有点难过。”温彩云说,那次失败也让自己更加坚定了奋起直追的信心和决心!明白到自己的不足。此后一年多,温彩云在学校的帮助下来到企业实习,负责晚礼服的工艺设计。工作期间,温彩云主动要求加班,希望能够多学习一些企业的先进技术,并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2018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开始。温彩云重整旗鼓,一路晋级市赛、省赛和国赛,终于以全国第一名的战绩再次杀回国家集训队。之后在集训考核中,顺利挺进五强。“五进一”生死战中因为很多内容都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几乎是从头再来。此时的她在教练们科学训练下,越挫越勇,越战越勇,更自信更笃定,终于拿下第一名从而获得喀山入场券。温彩云作为民办技工学校的学生成为世赛正选选手,打破以往由公办学校学生包揽正选的局面。在2019年5月,温彩云更在“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获得金牌。温彩云表示当自己走过艰难险阻,再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很感激当初一声不吭、咬牙坚持的自己!最终,她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时装技术项目金牌。

陈子烽

砌筑项目金牌获得者

来自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

代表我国参加砌筑项目比赛的陈子烽与上一届该项目冠军梁智滨来自同一个学校——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

2017年初,陈子烽被学校推荐参加职业院校工程测量项目竞赛,他将所学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技能操作中,善于分析问题、总结经验。经过三个月高强度的训练,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项目竞赛获一等奖。在备战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以广东省选拔赛第一名、全国选拔赛第二名,成功入围国家集训队;在集训队阶段性考核中,获得世赛砌筑项目首席专家TroyEverett的高度称赞。

砌筑是一项耗时耗力的项目,当初在学校选拔时,很多人因为又苦又累又耗时而放弃,而陈子烽却坚持了下来,并认为训练的日子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很充实。陈子烽表示,每次淘汰赛前,拿到图纸后,晚上就开始画CAD,记住关键尺寸,计划第二天的步骤。在不断的学习和比赛中,陈子烽感受到乐趣,也清晰了解自己的优势。每天精神饱满地练习,也没觉得枯燥,反而觉得过程很有趣。在不断地努力与学习中,陈子烽保持乐观心态,享受过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胜利。最终,他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砌筑项目金牌。

陈君辉

混凝土建筑(队)项目金牌获得者

来自广州城建技工学校

混凝土建筑项目是组队项目,亦是我国首次参加的世赛项目。来自广州城建技工学校的陈君辉、李俊鸿是代表中国首次亮相世赛混凝土建筑项目的选手。在该项目的广东省、全国选拔赛、国家集训队第一轮和第二轮集训阶段性考核中,陈君辉与队友过关斩将,以第一名的成绩战胜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在集中阶段性考核里,陈君辉和队友李俊鸿战胜了新材料应用的挑战,以沉着冷静的心态、精湛卓绝的技术,以领先第二名7分的优异成绩,成功代表中国出战喀山世赛。

陈君辉从小就对造型各异的建筑结构充满好奇:高楼大厦为什么矗立几百米而不倒?山谷间跨越的桥梁为什么能够承载车辆行驶?这也促使陈君辉报读了广州城建技工学校建筑专业。他通过刻苦钻研,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了小时候一个个“为什么”的答案。而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也获得了机遇,等来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的选拔。陈君辉表示在面对世界技能大赛这个机遇时,自己要敢于抓住机遇,面对机遇带来的挑战,要有不畏艰难,积极应对的勇气和决心。

混凝土建筑项目的体量非常大,所用到不同类型的工具有将近200种,材料总质量接近十吨,这些都要跟队友两个人,在短短四天22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完成切割、加工、安装和调整。体量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变数多,各个模块间环环相扣,一个小失误就可能影响到所有模块。因此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四天的高强度竞赛,不仅考验技能,而且对身体的综合素质,以及和队友间的默契配合,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比赛中,陈君辉与队友必须保证体力不被快速消耗掉,同时还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工作。“平时除了训练提高体能外,还要与队友推演比赛过程,明确各自的分工。”陈君辉表示要锤炼技能水平,磨砺心性,在喀山赛场上发挥应有实力,以佳绩报效祖国。最终,他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混凝土建筑(队)项目金牌。

李俊鸿

混凝土建筑(队)项目金牌获得者

来自广州城建技工学校

混凝土建筑项目是组队项目,亦是我国首次参加的世赛项目。来自广州城建技工学校的陈君辉、李俊鸿是代表中国首次亮相世赛混凝土建筑项目的选手。2018年3月,李俊鸿和队友陈君辉一起参加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选拔赛。在高强度、高标准的选拔中,李俊鸿和队友一路高歌猛进,先后在广州市、广东省、国家选拔赛中脱颖而出,并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国家集训队5进3考核。最后在国家集训集中阶段性考核中,成功取得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入场券。

李俊鸿读中学时曾因沉迷游戏影响学业,在被广州城建技工学校录取后,他痛定思痛,决心彻底放弃游戏。因为对建筑施工兴趣浓厚,他积极参加校内举办的工程测量、瓷砖贴面、CAD建筑设计等多项专业技能比赛,通过比赛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

在建筑施工专业重新找到自我的李俊鸿重新启航,以更高强度、更高标准开启自己新的人生篇章。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是一次机会,更是一次洗礼。通过比赛和训练,让李俊鸿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作为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青年,李俊鸿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感谢:感谢学校最坚强的支持,感谢专家教练组的悉心指导,感谢上级领导的关怀,感谢国家给予的机会。最终,他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混凝土建筑(队)项目金牌。

文俊凯

原型制作项目优胜奖获得者

来自广州市技师学院

文俊凯生于1999年,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机械行业原型制作项目选拔赛第1名,从而参加该项目全国选拔赛,以第3名晋级国家集训队。在国家队接连的第一阶段考核和集中阶段性考核中,文俊凯充分体现“黑马”实力,凭借敢打敢拼的精神和出色的爆发力,逐步赶上前列选手并实现反超,最终获得代表中国出战喀山的入场券。

文俊凯入读广州市技师学院时选的是数控加工专业。第二学期开学,他报名参加广州市技师学院数控车集训队。由于集训队需要学习CAD绘图。于是,文俊凯就进入CAD机械项目先学习。学习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更适合CAD机械制图项目,为此说服教练,转到了CAD机械制图。在2016年和2017年的广东省CAD机械设计技能大赛上,他接连获得三等奖和一等奖。在比赛期间,文俊凯又“移情别恋”了。在帮助原型制作项目做一些模型的时候,文俊凯发现,自己好像对原型制作更感兴趣,感觉手工制作出来后的东西,特别有感觉,很好玩。当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结束后,文凯俊在深思熟虑之后,在教练和班主任的推荐下,决定转战原型制作项目。当时,原型制作备战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手已经经过了半年时间的强化训练,但是,文俊凯没有放弃,反而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刚进入项目组,每天训练15小时以上,在机床前操作挥汗如雨,为精确到一根头发丝(0.1mm)的厚度而奋斗。尽管如此,文俊凯从来没有喊过累叫过苦。压力越大,越能磨练出强大的自我。文俊凯在备战世赛最后几个月的训练中,几乎把自己整个人都投入了进去,同时也忘记了压力,只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文凯俊表示只有把自己的技能提升到理想境界,才能在赛场中应对自如。最终,他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原型制作项目优胜奖。

林楚镇

CAD机械设计项目优胜奖获得者

来自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

林楚镇,生于1998年。毕业于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现为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教师,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当中成为备选选手,两年后,他再次请缨,跨过心理难关,突破自己,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全国选拔赛当中拔得头筹,以连续取得国家集训队两次考核第一名的优秀成绩成为该项目正选选手。

在林楚镇教练谭伟创(第43届世赛CAD机械设计项目银牌获得者)眼中,林楚镇是非常优秀的苗子,应变能力、第六感非常突出,能在比赛高压状态下,利用灵感完成设计的图案,在赛场上发挥得比训练时更好,总能带来各种惊喜。事实上,林楚镇能成为一名国手,源于生活中的他对世界所有事物保持着好奇心与探索欲。他对折叠床、路灯、音响、手机以及生活上形形色色的产品都充满好奇,会研究它的内部结构以及思考是否有助提升自己的技能。有次,林楚镇在街上看到一辆新型摩托车,职业习惯令他和朋友不禁讨论起摩托车的结构和动力来源,探头到车底观察油缸、排气口,甚至想掰开车壳观察散热特征……差点没让回来的车主误会他们要偷车。

林楚镇直面自我,不惧困难地再次踏上世界技能大赛的征途,最终获得来之不易的喀山世赛入场券。他希望通过世赛舞台,不断挑战自己,向着自己好奇的世界,竭尽全力向前探索。最终,他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CAD机械设计项目优胜奖。

杨梓浩

制冷与空调项目优胜奖获得者

来自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

杨梓浩,生于2001年,是一位00后小将。他天生就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在去参观制冷与空调项目国家集训基地后,一下子就被那里的各种高大上的制冷设备所吸引,特别是看到往届世赛获奖选手为国争光的事迹,让杨梓浩对世赛更加向往。他在本届世赛选拔的市赛、省赛、国赛均以第一名成绩胜出,最后更以绝对优势获得中国集训队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集训的集中考核第一名,成功获得进军喀山的资格。

集训期间,杨梓浩突感身体不适,为了保证集训质量,他坚持训练。但最后还是因病情恶化被教练队友送进了医院。教练告诫他:“我们这个专业第一要注重的,就是健康与安全,第二是时间管理。而健康一定要排在首位。”“我住院期间无法实操训练,只能在脑海中反思自己集训过程中的不足,更合理调整规划因入院而落下的集训任务,不气馁、不怨天尤人。”积极乐观的心态让杨梓浩很快康复。康复后的杨梓浩迅速调整状态,奋起直追,最终赶超其他选手。最后一次在浙江的集中测评中,杨梓浩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绩在国家集训队中脱颖而出,最终,为广州锁定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的入场券。最终,他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制冷与空调项目优胜奖。

梁皓琨

网络系统管理项目优胜奖获得者

来自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

今年的参赛选手梁皓琨,生于1998年,连续参加了两年的世界技能大赛选拔,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广东选拔赛中获得第6名,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中获得广州市选拔赛、广东省选拔赛第一名,全国选拔赛第二名,最终以国家集训队第二阶段集中考核第一名的成绩成为该项目正选选手。

2015年,是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学生梁皓琨接触世界技能大赛的第一年。那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刚刚结束。梁皓琨站在国旗下和同学们听着刚从巴西胜利归来的学长李群嘉的演讲,得知学长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网络系统管理项目比赛并获得优胜奖。学长的成功经历深深感染了梁皓琨。梁皓琨就想自己能不能也像他一样成为世赛选手,站在世赛的领奖台上。

在第44届世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广州市选拔赛上,梁皓琨获得第四名,但在广东省选拔赛中他发挥失常,仅获第六名而无缘全国选拔赛。虽止步省赛,但是当初的理想抱负并没有改变,那时梁皓琨就下定决心,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不行,就继续努力准备下一届。随后,梁皓琨埋头钻研技术,为下一届参赛做好全面准备,也就是当年这个决定,让梁皓琨在世赛的道路上坚持了4年。

面对比赛失败,梁皓琨曾经失望沮丧过。但教练鼓励他说,人的一两次失败不足以说明什么,应该要认识到自身的缺点,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网络系统管理项目国家集训基地的灯光,陪伴梁皓琨度过了无数个夜晚。全情投入的梁皓琨,经常被他的教练“抱怨”太忘我、太用功。但正因为如此,梁皓琨最终才可以在技能世界展翅翱翔。最终,他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网络系统管理项目优胜奖。

翟梓曦

精细木工项目优胜奖获得者

来自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

精细木工选手翟梓曦出生于1997年。曾参加第44届精细木工项目的广东省选拔赛并获第二名。两年后的第45届精细木工项目的广东省选拔赛中,他虽身体突发不适,但仍以过人技术和完美打磨,摘得第一,成功晋级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并以国赛第二名进入国家集训队。在后来的选拔赛中脱颖而出,最终以集中阶段性考核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喀山入场券。2019年4月14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刚结束的2019年全球技能挑战赛上,翟梓曦还代表中国队出战,获得精细木工项目金牌!在今年五月的“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当中,翟梓曦获得了精细木工项目的金牌。

小时候,偶尔看到爸爸或爷爷对家里的家具、门窗、电器修修补补,好奇的翟梓曦总要去凑热闹。久而久之,翟梓曦就对锤子、扳手、镊子等这些工具产生了兴趣。与年纪增长同步的,还有翟梓曦对“敲敲打打”的热爱。于是翟梓曦来到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就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凭借着长久以来对工具的兴趣、对制作的热爱、对流程的悟性,翟梓曦很快就掌握了本专业的技能要求,从中获得的满足感使翟梓曦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更加坚定。

看着日益粗糙且布满老茧和伤痕的双手,感受着参加世赛一路以来日益坚定的决心、日益坚强的意志。翟梓曦说,纵使这个历程让自己失去了很多欢愉的时光,但仍庆幸当初的执着,至少未曾辜负自己。最终,他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精细木工项目优胜奖。

/website-webapp/ewebeditor/uploadfile/20190828183158384001

潘永坚

木工项目优胜奖获得者

来自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

来自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的潘永坚,出生于1998年,是广州首位在木工项目上代表国家参加世赛的选手。

他的世赛晋级经历堪称曲折。原就读于汽修专业的他在学校举行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三木”(精细木工、家具制作、木工)项目海选时受吸引参加,误打误撞进入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的集训队。他在广东省选拔赛上仅获第三,因而无缘国赛。两年后的本届世赛广东选拔赛上,他又因一个小差错无缘此轮晋级资格。失望后他卷土重来参加了最后一场国赛——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选拔赛木工项目,背水一战的他将这项比赛的赛题做到了裁判和自己都认为近乎完美的状态从而斩获第一名,拿下晋级国赛的资格。

之后潘永坚顺利获得全国选拔赛冠军,成功入围国家集训队。但在全国集中性阶段性第二轮考核赛中,他在木料尺寸切割上出现问题,不过他仍稳住心态,及时寻找到最妥善的解决方案,在最后10分钟有条不紊地完美完成了拼接,最终以第1名的成绩获得国手资格。2019年4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2019年全球技能挑战赛上,潘永坚还代表中国队出战,摘得木工项目银牌。潘永坚相信“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不但可以克服技术上的难题,更能化解生命中的艰难困苦。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他希望把中国木工的传统手艺发挥到淋漓尽致,让鲁班后代的光芒在喀山舞台上熠熠生辉!最终,他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木工项目优胜奖。

莫镇安

重型车辆维修项目优胜奖获得者

来自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

莫镇安,来自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他先后斩获广州市、广东省选拔赛第一名;国家选拔赛他以第二名的成绩闯入国家集训队;在国家队9进5的选拔赛中,他同样以第二名的成绩顺利晋级;在5进1的最终考核中,凭借出色的表现,一举拿下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重型车辆维修项目国家队正选资格。

重型车辆维修项目考核选手对大型机械和工业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全方位考察选手的专业技术、体力耐力、心理抗压、专业英语、思维能力等。在备赛期间,除了按教练的指导按部就班的训练外,莫镇安还经常主动为自己“加餐”。遇到没掌握的技能,他经常学习到深夜,非达到目标不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他会先上网查找有没有解决的方法,如果实在找不到就会询问教练,和队友讨论,要是还没解决就会先记录下来,然后找机会去外面找企业的专家请教。他的主教练,本届世赛重型车辆维修项目中国教练组组长王朝帅老师对他寄予厚望:“莫镇安做事稳重,有条理,沉着冷静,喜欢运动,执着专注,能吃苦耐劳。他有实力冲金。”

备战世赛,是一个成长和磨砺得过程。“我相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这份主动和执着,让莫镇安迅速成长起来,从初入校园的一无所知的懵懂少年成长为成熟淡定的世界级技能选手。“加入这个团队后,我学会了包括英语在内的很多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反思,养成了写总结的好习惯。以前一写作文就头疼,现在每天几百字的总结顺手就来,这也是我的意外收获吧。”最终,他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重型车辆维修项目优胜奖。

(来源:广州日报)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