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延伸至基层末梢,更好地整合司法行政的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业务职能和法律服务资源,提升司法行政工作能力和水平,对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广州市司法行政机关探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荔湾区茶滘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内,调解员正在调解一宗由拆迁引发的租赁合同纠纷。
为将实体平台建设深入到基层末梢,建成覆盖全市、事项齐全、方便快捷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网络,实现“线下30分钟”法律服务圈,解决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市民能够得到及时、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近年来广州市司法局积极探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
据统计,至2017年底,广州市在11个区建立了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71个镇(街道)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710个村(社区)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村居法律顾问室),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
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旨在构建“综合性、一站式、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以市民需求为导向,整合司法行政系统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实现公共法律各项服务事项充分进驻。丰富公共法律服务内涵,研发多样化的公共法律服务,拓展及时、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渠道,满足各领域、各层次的需求,力争让市民只进“一扇门”就能办理公共法律服务“所有事”。
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广州全市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共承办法律援助案件10943件,提供法律免费咨询23758人次;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案件纠纷29033宗,调解成功28887宗,调解成功率为99.49%,调解协议涉及金额为7.79亿元;各公证机构共办证181742件。
荔湾
区一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年承办法援案件逾千宗
近日,南都记者对位于花地大道北88号的荔湾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行了走访。在该中心的一个法律援助窗口,一名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家属正向值班律师咨询相关法律问题。
“前来法律咨询的人最多,仅2017年中心就接待了8000多人次的咨询。”据荔湾区司法局法律援助处主任邓昊晟介绍,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受市民的法律咨询没有门槛,咨询内容包括征地拆迁、社保问题、妇女儿童权益、劳资纠纷、工程款纠纷,以及婚姻家庭纠纷、小区加装电梯纠纷。“咨询的问题各种各样,有的是法律问题,有的则是社会问题。”邓昊晟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每天接待市民法律咨询的压力很大,有时候接待一个人“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会问得很仔细”。
邓昊晟介绍,荔湾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年接收办理的申请法律援助案件超过1000宗,“80%上都是外地务工群体,本地居民申请法援的一年只有几十件。”
南都记者发现,由于部分前来申请法律服务的当事人会涉及到家庭隐私问题,荔湾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还专门开设了一间办理隐私案件的“私密接待室”。而为了打造成统一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该中心还架设了一间远程视频咨询室,实时画面可连接到荔湾区政务中心。在政务中心如果有市民产生法律需求,可以在线直接咨询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值班律师。另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还专门设了一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值班窗口,“让他们能更接地气地倾听民意”。
据邓昊晟介绍,荔湾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目前已打造成为一个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社区矫治接收等多项公共法律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可提供一站式的法律服务。服务于这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有240多名荔湾区律师。
镇街一级公共法律服务站:设旧楼加装电梯调解工作室
荔湾区茶滘街道的茶滘司法所,是荔湾区公共法律服务三级体系中镇、街一级公共法律服务站的其中一个站点所在地。近日记者到访时,茶滘司法所所长韦克全正主持调解一宗因河涌周边拆迁引发的租赁合同纠纷。由于涉及到专业的合同法律问题,韦克全当天还约了一名村居法律顾问前来参与调解。
据韦克全所长介绍,作为镇、街一级的公共法律服务站,会直接面对辖区居民生活方方面面的纠纷和矛盾,比如拆迁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电梯加装纠纷等,“要处理的问题比较接地气一些”。
近两年来,荔湾区在推进老楼加装电梯方面力度较大,由此面临的一楼二楼业主与高层住户间的电梯加装纠纷也较多。据荔湾区司法局介绍,目前荔湾区的冲口街、彩虹街均成立了专门的旧楼加装电梯人民调解工作室,搭建起一个旧楼加装电梯沟通协调平台。
2018年以来,荔湾区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荔湾区司法局的指导下,共参与全区旧楼加装电梯纠纷协调250多场次,协助居民成功加装电梯87台。而荔湾区2017年人民调解案件多达6000多宗。
荔湾区茶滘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就设立在茶滘司法所内。
南沙
设跨境电商行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在对南沙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走访过程中,南都记者发现,该区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除了打造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外,还针对南沙自贸区的经济特点专门设立了一个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一个跨境电商行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据南沙区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南沙自贸区获批设立后,南沙的跨境电商业务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增长。由于跨境电商仍属于新生事物,对跨境电商从业者和消费者来讲,存在很多认识上的盲区或误解,如对商品中文标签、进货渠道等问题的认识差异,极易引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目前该类矛盾纠纷也较为突出。为此,南沙区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在南沙区司法局指导下,于2018年1月成立了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据悉,该调解委员会设有5名人民调解员(其中一名专职),还设置了专家库,邀请5名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为首席特邀调解员。
据介绍,自跨境电商调委会成立以来,共处理了20宗跨境电商纠纷调解案件,成功率达1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采写:记者 吴笋林 通讯员:穗司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