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6日下午,广州市司法局召开“智慧矫正”平台正式启动暨“智慧公证”线上服务全面铺开新闻通报会。主要内容如下: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首个实现线上线下智能化管理的微信平台“广州智慧矫正”微信小程序今日正式启动,“智慧公证”微信平台线上服务全面铺开。二期建设项目已启动,后续服务功能将不断升级带来更优质更便捷的线上服务体验。
通报会上,广州市司法局副局长何友汉对“智慧矫正”平台正式启动以及“智慧公证”线上服务全面铺开相关情况进行通报。广州市司法局机关各部门、各区司法局分管社矫、公证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参加了会议。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广州电视台经济与法频道、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信息时报、新快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应邀参加了此次通报会。
今年以来,广州市司法局以推动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效能,与腾讯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推进“智慧司法”建设,继之前研发并上线运行的“问律师”“智慧公证”“智慧调解”等智能法律服务平台之后,“智慧矫正”微信平台于今日正式启动。
一、“智慧矫正”平台建设情况
“智慧矫正”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大数据和可视化技术,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广覆盖、全方位、多维度、实时性的综合监管矫治,有效提升对特殊人群的管控和预警能力,是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首个实现线上线下智能化管理的微信平台。目前,该系统在越秀、天河、增城三个区试点应用,明年1月份将在全市推广应用。
系统基本功能
❖该系统可代替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身份核对、登记初始资料,对定期报告资料进行扫描拍照上传,信息校对、关键数据识别和自动录入;
❖提醒社区服刑人员按规定时间完成教育学习任务,并对学习情况进行记录;
❖发布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宣传资料和重要通知;
❖将采集的社区服刑人员信息与管理系统对接,并自动生成、上传数据;
❖精细的督促提示功能,对服刑人员的调查评估、电子监控、定期报到、日常奖惩、上门走访、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特定审批等业务流程的进度实现自动提示,作出辅助计划,便于各级管理部门了解全盘情况,推进工作。
系统技术特点
❶在社区服刑人员身份验证环节,采用微信人脸识别技术并实时对接公安部人口库实时核验申请人身份信息;
❷提供基于“自然语言对话”的语音录入功能,实现语音报到、微信二维码签到、心理健康测评、微信在线学习教育、社区服务通知、微信定位打卡等功能,资料实时留痕并同步上传至省厅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大大减少社矫工作管理人员信息录入工作,也避免了错录遗漏等问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❸设置了智能管理辅助工具,根据社区服刑人员当月需要完成的日常监管动作,例如电话报告时间、参加社区服务和集中教育时间、因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被扣分、被训诫和警告的次数及解矫日期等项目,实时提醒警示社区服刑人员,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效率。
系统的智能应用
❖该系统围绕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战略部署以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现代化为目标,积极发挥信息化的引擎作用,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技术,对传统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过程的改造,推动信息流、数据流、业务流实时汇聚和分析研判,实现社区矫正工作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转型,全面提升新时代社区矫正工作水平。
❖系统有利于提高重点人员的风险预判准确度,通过结合社区服刑人员特别是重点人员的案由、前科、同案犯等信息,及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及工作生活情况等数据,可辅助分析、预判风险。
❖实现数据化研究判断,依托省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可将社区服刑人员基本信息、调查评估等数据生成个体需求信息,为开展针对性分类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个性化矫正提供参考依据。
❖实现业务的全流程管理和精准督办,比如手环定位监控系统在第一时间收到社区服刑人员越界或拆卸信息时,系统会立即生成预警信息并通过小程序通知其社区矫正小组成员直至完成处置,市、区一级社区矫正机构可根据提示信息开展督办和考核。
二、“智慧公证”二期建设情况
今年3月份,市司法局正式上线启用“智慧公证”,9月份实现服务全面铺开,为群众办理公证业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目前“智慧公证”平台二期建设项目已启动,后续服务功能将不断升级,带来更优质更便捷的线上服务体验。
智慧公证服务让群众办证“零跑腿”
从海珠、南沙公证处年初开展试点服务到在广州迅速全面铺开,“智慧公证”将人工智能技术引擎嵌入公证业务流程,改变了传统公证业务办理模式,让群众足不出户便可“零跑腿”办理公证业务,推动法律服务向智能、专业、便捷化大步迈进。
“智慧公证”一期项目建设时,小程序对外开放了便捷的线上公证预约、申办功能,推出了27个公证事项线上办理服务,事项主要类型为简单证照类公证业务,初步满足了日常大众化公证需求。为将便民服务向纵深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智慧化等级,市司法局近期正式启动了“智慧公证”平台二期项目建设。
二期项目中,小程序将增加复杂类公证事项和完善视频对话取证功能,将纯证照类业务向意向变化类业务拓展,对于实时意向变化内容进行固定,凸显公证线上服务“智慧”的作用,充分发挥公证监督、证明职能。复杂类公证事项和视频对话取证功能的补充和完善,将进一步改变以往传统的办证模式,在办证流程上做“减法”,办理服务上做“加法”,把以往在公证改革工作中遇到的“痛点”转化成实际工作中的“亮点”,结合贯彻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神,落实公证行业减证便民的具体举措,进一步提升业务办理效率,扩大公证线上服务“零跑腿”的覆盖范围,让“智慧公证”更智慧,更专业,更便民。
下一步,市司法局将继续加快“智慧司法”开发不断丰富法律服务移动端功能应用:
❖进一步建设完善“智慧矫正”微信平台和AI机器人,实现社区矫正工作全流程精准化、智能化管理,为全国同类开发应用发挥示范效应;
❖加快推进“智慧公证”平台运营推广,加强研究开发和技术保障,引导公证机构将“智慧公证”小程序作为线上服务主流平台,引导群众首选“智慧公证”办理线上业务;
❖以法律服务的科技智能化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掌上服务,推动实现建设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