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健康服务“广州经验”登上国际知名学术期刊

  • 听全文
  • 2019-07-19
  •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分享到
  • -

近期,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系统分析2008~2016年广州市剖宫产率变化情况,总结实施两轮母婴安康行动计划、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的“广州经验”,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icine)在线发表,引起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2008~2016年,全国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而我市在高龄、高危产妇比例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剖宫产率呈下降趋势,从42.4%下降到35.0%,其中足月单胎首次分娩产妇的剖宫产率下降明显,超过八成的医院剖宫产率下降;从2010~2016年这6年来,我市累计减少65000次剖宫产;随着剖宫产率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也呈下降趋势。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降低剖宫产率的“广州经验”主要在于:

一、以问题为导向,实施母婴安康行动计划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事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2012年,针对我市孕产妇死亡率较高的问题,为实现妇女儿童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标要求,我市开展专题调研,在认真分析历史数据、现实状况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以市妇儿工委的名义印发了《广州市关于控制和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工作的意见》,创造性地提出实施母婴安康行动计划的举措。2012~2015年和2016~2020年先后实行两轮母婴安康行动计划,市区财政共投入1.6亿元,从重症孕产妇儿童救治、产儿科能力建设、产儿科医护人员培训、母婴安康健康教育等4大板块推进我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为有效控制和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保障“全面两孩”政策的顺利实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广州市户籍孕产妇死亡率由2012年的15.17/10万降低到2018年的3.67/10万,同期户籍婴儿死亡率由3.72‰降低到2.50‰。

二、以提高重症救治能力为核心,切实保障母婴安全

提高重症救治能力,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环节。我市通过建设救治网络、完善工作机制、保障经费投入、开展绩效评估等方式,确保重症救治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建网络。我市形成了以助产机构救治转诊为基础,以重症救治机构多学科协同为重点,以急救指挥中心、血液中心等单位为支持的救治“绿色通道”,由24所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12所重症儿童救治中心构成的救治网络覆盖全市、布局合理。二是强机制。制定了《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工作方案》、《广州市重症儿童救治工作方案》,明确了帮扶与技术指导机制,新建了救治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完善了专科专病对口转诊的救治机制,不断提升救治工作管理效能和业务水平。三是保投入。市区两级财政投入6000多万元加强重症救治机构能力建设,用于设备配置、专家会诊、业务指导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夯实了工作基础。四是重评估。定期对重症孕产妇和重症儿童救治中心开展绩效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分档划拨补助经费,调动重症救治机构的积极性。2013~2018年,全市救治危重症孕产妇近2万人,救治危重症儿童18万余人;重症孕产妇救治成功率从99%提高到99.61%,重症儿童救治成功率从97.45%提高到98.48%。

三、以扶持基层助产机构为重点,加强产儿科能力建设

针对基层助产机构能力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在母婴安康行动中以“补短板”为原则予以扶持。第一轮母婴安康行动投入3377万元,补助63所基层助产机构产儿科紧急救治设备和25所儿科专科建设,基层医疗机构产儿科服务“硬件”得到改善。第二轮母婴安康投入2600万元,扶持了30所二级及中心镇医院,要求扶持机构的分娩量在辖区的占比或者绝对值要有所增加,剖宫产率要持续降低,产科监护类别要有所提高。2017年,我市分娩量创历史新高,达29万,30所扶持机构的分娩量约4.5万,较2015年上升了17.7%,吸引了群众在基层机构分娩,缓解了三级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压力;剖宫产率为31.4%,控制在较低水平。

四、以人才培养为基础,提升产儿科专业技术水平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产儿科专业技术人员水平,是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安全的关键。我市从建立基地、开展培训、实施帮扶等三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市、区两级妇幼健康培训基地建设,完善教具配置、建立师资队伍,就近组织人员培训,缓解基层工学矛盾,先后开展产科危重症全员培训、新生儿窒息复苏全员培训、儿童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参训人员近万名。二是实施产科、儿科医护人员培训项目,充分利用广州地区三甲医院优质产儿科资源,为基层机构培训了200名助产士、300名产科医生、200名儿科医生和200名儿科护士,通过全脱产培训2~3个月,提升了基层机构产儿科人员的整体素质。三是实施百日帮扶计划,组织了23所三级医疗机构对口帮扶85所基层医疗机构的产儿科建设,项目累计完成7000多人日的专家驻点帮扶任务,提高了基层机构专科建设、人员培养和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五、以母婴安康宣教为补充,强化群众健康意识

健康宣教对于提升孕产妇健康知识素养、树立优生优育意识、降低剖宫产率意义重大。两轮母婴安康行动均设计了“母婴安康教育”的子项目,紧扣妇幼健康常识和公共卫生惠民政策开展宣教。2012~2018年,在10000万多辆公交车、出租车、水巴电视和政务机关楼宇近千个电视终端播放妇幼公益广告,在医疗机构等公共场所播放公益广告近550万次、张贴宣传海报16万多张,向群众发放健康教育折页及手册350多万份;邀请广州市妇幼保健领域知名专家深入社区和农村,举办母婴健康素养大讲堂7000多场,受众近47万人次。同时,通过建设健康教育素材库、广州母婴安康网、广州妇幼保健微信平台,扩大了健康教育的影响面。据调查,母婴健康知识宣传覆盖率高达88.9%,群众对母婴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大于80%。

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icine)是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出版的医学综合期刊,是全球五大医学学术期刊之一。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