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服务与监管工作指引

  • 听全文
  • 2020-02-07
  • 来源:本网
  • 分享到
  • -

  1.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等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投资人)应当按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政策文件要求,亲自带班组织安全生产,并安排企业主要经营者、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与带班生产工作。依法落实企业安全自管、隐患自查自纠、责任自负的主体责任,自查清单详见附件1.1。

  2.针对部分岗位人员不能及时到岗的情况提出备用措施,保证一线生产岗位、安全管理岗位、后勤岗位、应急救援岗位等岗位均有充足人员负责跟进。

  3.已经开工的企业要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不要带病上班。尚未复工的企业要统计全体员工到岗时间、身体状况,准确掌握来自疫情发生地和重点防控地区、接触上述地区人员的员工动向及其健康状况。对上述员工实施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严禁带病上岗。

  4.创新采用微信、钉钉、腾讯等网络手段,推行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线上培训,减少人员聚集,针对疫情防控、按章操作等重点进行专题学习。

  5.围绕《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60案例(2010-2019)》(详见附件1.2),结合实际开展警示教育。

  6.对必须的防护用品库存量和近期使用量进行核算,提前采购,合理库存。防护用品及应急处置物资按需发放,必要时安排专人负责统一废旧换新,防止不合规扔弃传染。

  7.每日开工前各个区域都必须进行消毒、杀菌和通风处理,确保工厂内部人员的防护安全。要求员工佩戴防护口罩,在频繁接触人员岗位和集中作业封闭岗位(控制室等)必须佩戴其他防护用品。

  8.全面开展安全风险和隐患排查,明确历史隐患和最大风险点,落实重点管控措施。

  9.生产前应当对生产车辆、动力管线、电气设备、手动工具进行全面检查、检修、检测,确保设备设施正常、安全运行;加强对通风照明、应急通道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10.生产过程中严控有限空间、动火等危险作业,并由安全管理机构和具体作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作业前进行“作业审批双签”,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加强对作业现场的巡查和监管。

  11.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要按规定将危险化学品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所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员工应按照安全规程执行涉及危险化学品使用环节的特殊作业;在当天生产活动结束后,对危险化学品的存放进行安全检查,防止非生产时间发生事故。

  12.建议员工下班后尽量不要外出,提醒员工进入公共场所要佩戴防护口罩。

  13.加强外来人员的卫生防护管理,严禁无口罩防护、体温检测异常的人员进入企业。对供货人员、外包商、餐饮服务商、客户、一般访客、应聘者等人员要限制在企业指定的活动区域。

  14.完善安全生产和疫情应急处置方案,严格执行企业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提前预置应急力量,确保有急能应。严格执行事故灾难、自然灾害“零报告”制度,及时了解掌握疫情动态信息,报送相关工作情况。

  15.如有员工处于隔离治疗或者医学观察期间,或者因执法实施隔离措施、采取其他紧急措施期间,不能返岗的,告知员工其合法劳动权益将依法得到保障。

  附件:1.1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自查清单

  1.2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60案例(2010-2019)

附件1.1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自查清单

企业名称


主要负责人


企业地址


联系电话


检查人员


检查日期


序号

检查内容

一、疫情防控基本动作

1

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              是□  否□

2

针对疫情防控进行专题学习。                是□  否□

3

对必须的防护用品库存量和近期使用量进行核算,提前采购,合理库存。    是□  否□

4

每日开工前各个区域都必须进行消毒、杀菌和通风处理,确保工厂内部人员的防护安全。

是□  否□

5

要求员工佩戴防护口罩,在频繁接触人员岗位和集中作业封闭岗位(控制室等)必须佩戴其他防护用品。                                是□  否□

6

建议员工下班后尽量不要外出,提醒员工进入公共场所要佩戴防护口罩。    是□  否□

7

加强外来人员卫生防护管理,严禁无口罩防护、体温检测异常的人员进入企业。                是□  否□

8

完善疫情应急处置方案,提前预置应急力量,确保有急能应。              是□  否□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9

制定发布安全生产责任制。                  是□  否□

10

明确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等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投资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是□  否□

11

安全生产责任全员全岗位全覆盖。            是□  否□

12

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是□  否□

13

推行安全生产公开承诺制度。                是□  否□

14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考核制度,考核结果要与员工绩效、晋级等挂钩。                                是□  否□

三、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15

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是□  否□

16

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是□  否□

17

安全设施投资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是□  否□

18

购买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是□  否□

四、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19

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是□  否□

20

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是□  否□

21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是□  否□

22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是□  否□

五、安全生产例会和例检等制度

23

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和例检制度。              是□  否□

24

党委会每半年研究一次安全生产工作。        是□  否□

25

董事会每季度研究一次安全生产工作。        是□  否□

26

总经理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或安委会会议。            是□  否□

27

主要负责人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深入车间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是□  否□

28

分管负责人每周组织分析研究、部署解决安全生产具体问题。  是□  否□

六、安全风险排查管控

29

制定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              是□  否□

30

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明确历史隐患和最大风险点。              是□  否□

31

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                                    是□  否□

32

落实安全风险公告警示措施。                是□  否□

33

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是□  否□

34

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是□  否□

35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                                   是□  否□

36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评价。    是□  否□

37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使用前,应当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                     是□  否□

38

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是□  否□

39

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舍友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                    是□  否□

40

加强有限空间、动火、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安全管理。                   是□  否□

七、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41

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档案,依法向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报告事故隐患信息。                    是□  否□

42

建立月安全生产检查、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复工复产前安全生产大检查制度。                        是□  否□

43

班组建立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制度,车间建立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安全生产巡检制度。              是□  否□

44

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在案。                                         是□  否□

45

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做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是□  否□

46

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是□  否□

47

建立外包安全管理制度,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是□  否□

八、安全教育培训

48

每年组织不少于2 次的全员教育培训,对关键操作岗位员工要开展每月不少于一次的教育培训。                                                               是□  否□

49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是□  否□

50

围绕《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60案例(2010-2019)》,结合实际开展警示教育。 是□  否□

51

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是□  否□

九、安全应急管理

52

编制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规定上报备案。 是□  否□

53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强化“双盲”演练,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是□  否□

54

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                                    是□  否□

55

落实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                  是□  否□

56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救援,并按规定如实报告事故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置工作。                是□  否□

检查情况:

检查结论:






附件1.2

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60案例

(2010-2019)

(请于http://yjgl.gd.gov.cn扫描二维码下载)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