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扎实做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织密织牢医疗保障兜底网

  • 听全文
  • 2021-03-05
  • 来源:广州市医疗保障局
  • 分享到
  • -

  2020年,广州市牢牢把握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困难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共开展困难群众医疗救助119.09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金5.83亿元,其中资助参保20.1万人次,支出参保费用1.03亿元,充分发挥了医疗救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一是稳步推进医疗救助过渡期业务衔接。根据《广州市医疗保障局广州市民政局关于做好医疗救助衔接工作的通知》要求,协调各区民政局与医保分中心进行业务交接,并加强业务指引,及时研究解决移交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大力开展医疗救助业务培训,全年共开展业务培训15场,培训相关经办人员570余人。

  二是全力做好疫情期间医疗救助工作。积极指引困难群众尽量在定点医疗机构通过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方式办理救助业务,对部分需现场办理的,将办理时限由原来结算后6个月调整为疫情结束后1年内,确保救助对象不因疫情影响报销。根据医保“长处方”政策,调整了一类门诊特定病种二次救助月度支付限额为3个月限额,并对医疗救助综合平台进行调整升级,实现一类门诊特定病种“长处方”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确保救助对象医疗救助待遇不受影响。及时办理新冠肺炎救治等医疗救助申请、审核、拨付相关工作,确保定点医疗机构及困难群众及时收到医疗救助金。

  三是全面落实医疗救助全城通办。以“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为出发点,坚持为民服务理念,认真梳理了广州市医疗救助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在2019年试点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业务全城通办的基础上,自2020年1月起,所有医疗救助业务实行全市通办。全城通办打破了分区办理医疗救助服务模式,群众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离自己工作、生活较近的办事窗口就近办理,让“数据跑路”,减少了“群众跑腿”,极大地方便群众办事。2020年,共实施医疗救助全城通办业务1066单。

  四是努力提升医疗救助信息化水平。加强系统数据核查,主动对系统数据及资助参保情况进行自查;根据电子票据、“好差评”、信用联合奖惩等要求,开发接口与市电子证照系统、市电子政务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制定广州市医疗救助“一站式”记账结算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方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五是积极开展业务监管及政策宣传。制定《2020年广州市医疗救助业务监督检查方案》,深入11区48个街(镇)经办部门进行业务检查和调研,确保医疗救助工作依法依规;深入62户受助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了解民情,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会同有关部门举办“医疗救助护健康,真情帮扶暖民心”医疗救助直播公益系列大讲堂,面向社会大众开展政策宣讲,受众近6000人次;参与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台《黄缨热线》节目,就广州市医疗救助政策与市民进行了现场答疑和连线;充分发挥自媒体宣传效应及公益广告宣传平台,大力宣传医疗救助惠民政策。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