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共抗艾滋,共享健康

  • 听全文
  • 2022-12-01
  • 来源:广州市医疗保障局
  • 分享到
  • -

  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为“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的资料,2021年全球新发感染者150万人,死亡人数达65万人。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登记在册的艾滋病人约114万,其中11.1万例为新发感染,青年学生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高发人群。

  艾滋病知识知多少

  艾滋病是一种可以攻击人的免疫系统引发多器官衰竭的传染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可预防。

  艾滋病病毒(HIV病毒)传播途径和方式主要有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三种途径,其中性接触传播是感染艾滋病的最主要原因。离开人体后,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不会通过空气及日常的生活接触传播:如握手、拥抱、咳嗽、打喷嚏、共同进餐、共用工具、一起游泳等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蚊子叮咬也不会传播。

  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国家对个人接受自愿咨询检测的信息完全保密。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

图片1.png

  如果不幸感染了艾滋病,该怎么办?“四免一关怀”来帮忙!

  在抗病毒治疗方面,我国实施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其中“四免”指的是: ♦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药物;♦实施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减少母婴传播。“一关怀”指的是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并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患者参加生产活动 。通过实施“应治尽治”策略,全国抗病毒治疗覆盖率达90%以上,中医药治疗实现所有省份全覆盖。

图片2.png

  广州市艾滋病专项医疗救助

  广州市出台了相应的医疗救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艾滋病患者给予医疗救助金资助。

  ♦救助对象:参加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的本市户籍居民和在本市大中专院校就读的非本市户籍困难学生患有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疾病的。

  ♦报销范围:在定点医疗机构治疗艾滋病及住院分娩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个人自付部分按照80%的比例予以救助,最高可救助5万元/年,当年累计,不滚存。

  ♦报销方式:符合条件的艾滋病患者应当在医疗费用发生后3个月内,到项目经办机构服务网点办理报销手续,并提供以下资料:

  (一)户口簿(原件);

  (二)救济身份证明(原件);

  (三)诊断证明;

  (四)医疗费用发票或加盖社会保险机构(医疗救助机构)业务用章的医疗费用发票复印件;

  (五)门诊医疗费用清单;

  (六)住院(门诊特定病种)医疗费用结算单或医疗费用清单;

  (七)有效银行账户。

  医疗救助热线电话:020-81499908

  医疗救助购买服务项目咨询电话:020-87615676、020-87615890

  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共抗艾滋、共享健康!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