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不断扩大交易范围,提升服务效能,平台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首个交易额破万亿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跨区域辐射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各项工作呈现良好态势。全年共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654534宗,同比增长65.64%;交易金额12207.82亿元,同比增长38.98%;实现资金节约161.11亿元,溢价或增值192.82亿元。
一是统筹兼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及时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发布工作指引,定期开展场内疫情防控检查,确保场内安全,率先在全国同行复工复产。积极推行“不见面交易”,确保交易服务远程在线办理,服务不断档。主动担当作为,开放周末交易场所,确保重点项目交易服务业务7*24开展。高效保障疫情防控药品及防疫物资供应,启动疫情防控药品紧急挂网交易工作,为疫情防控药品供应保障开通绿色通道。在政府采购电子商城增设防疫物资采购专区,极大方便采购人采购防疫物资。
二是不断扩宽业务范围,增强平台集聚辐射能力。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等传统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基础上,新增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城市更新招商、自然资源交易、企业物资采购等新兴交易项目,服务区域扩展至广西、海南、湖南、湖北、河南等省,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公共资源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场的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中,广州市外项目交易金额占比超过50%。在药品采购方面,与佛山、中山等12个城市以及省军区38家干休所开展跨区域联合采购,跨区域药品采购交易金额占比超过40%。
三是精准发力,持续增强创新引领发展能力。牵头打造的国内首个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平台入选全国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典型案例,荣获2020中国产业区块链创新奖等一系列荣誉。高效开展国家标准化试点工作,编制100份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文件,全面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稳步推进信用体系2.0建设,完成信用体系2.0版的顶层设计,推动信用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四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深入推进“互联网+交易”。 按照“智慧党建”“智慧交易”“智慧管理”目标,高标准推进信息化三年规划项目建设,平台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大力推进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拍卖、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实现电子化全覆盖。
五是多措并举,为企业纾困解忧。搭建药品采购融资服务平台,为医药企业提供融资贷款及其他普惠金融服务。与清远市医疗保障局共同构建药品采购担保支付体系,有效解决拖欠药品经营企业款项的问题。启用广州市政府采购合同线上融资申请系统连接功能,为政府采购供应商融资提供便利化服务。实施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自动退回机制,启用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投标保函功能,进一步释放企业资金活力。降低旧村改造项目交易服务费,取消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保证金,切实降低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六是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促进业务高效开展。积极推行“不见面”受理模式,实现业务办理“零跑路”。修订完善采购文件范本以及22个需求标准化模板,进一步统一采购文件编审标准。建立政府采购项目定期检查机制,主动分析研判采购异常项目,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责任认定,切实提高工作人员履职尽责的意识。定期开展案例分析研讨,以会促学,以学促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