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化用工环境 保障有序就业
从2月8日起,白云区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陆续开工。为了给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加优质的用工环境,白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了由区劳监大队牵头、多个科室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队伍,在全区劳动力市场开展巡查,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据悉,今年春节后的求职高峰期预计将出现在元宵节后。
合法合规招聘消除性别歧视
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登记个人信息……走进位于新市街的新南粤人才市场,不管是企业人员,还是求职者,都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对每家入场的企业,该市场除了要检查其经营证件,还要核查每个岗位的信息情况。
“受疫情、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春节后的求职高峰期还没到来,预计将出现在元宵节后。现在我们已经做好准备,提前完成了对70多家企业的审核工作。”新南粤人才市场负责人介绍,他们已经在该市场比较显眼的地方,张贴了关于企业合法用工、劳动者合法维权的政策宣传海报等。
位于龙归街的广州星期八人才市场,春节期间线上线下招聘都不打烊。该市场负责人介绍,他们的客户主要是附近的工厂企业,线上互动企业客户有6000多家。“每年都比较旺,我们最怕的是黑中介到市场拉人。除了在市场提醒求职者小心黑中介,我们通过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禁止黑中介入场。”
白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风行动”期间,白云区开展劳动力市场巡查的一个重点是疫情防控,另一个就是企业招聘过程中的性别歧视。“入场的企业和个人都要登记信息,方便疫情防控溯源。同时,我们要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对登记的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谨防泄露。”
笔者走访发现,一些岗位特别注明了只招男性或者只招女性,而实际上,这些岗位的工作男女皆可以从事。在巡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要求招聘企业和人才市场对此类问题立即进行整改。“这种招聘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是违反劳动法的,今年我们会对此进行全面排查。”白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企业节后复工复产,执法队伍还将深入全区建筑工地、企业,开展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按时发放等相关内容的巡查行动,督导企业合法用工。
2月8日至3月15日,白云区要求各镇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认真开展异地务工人员就业、保障、维权、法律援助等现场咨询服务和宣传活动,促进异地务工人员安全有序就业,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全区人力资源市场有序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白云区不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全区人力资源市场基本实现规范有序发展。
2021年,白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荣获“全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去年全年,全区共接收到欠薪平台线索4542条,总量全市最多,已办结4483条,办结率98.70%。对于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白云区做到有案必立、严格执法,加强对涉及无证培训行为的执法,对恶意欠薪保持高压态势。
该局还根据“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要求,组织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人力资源市场检查等“双随机”检查工作,主动与住建、水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沟通协调,按要求开展检查和录入信息,确保“双随机”检查工作如期完成。同时,实施三个“100%”查处,即对区以上领导批示指示要求、发生到区以上信访反映劳资纠纷情况和工伤事故发生较多的企业进行重点执法检查。此外,加大对无证办学行为的培训机构投诉举报案件的查处力度,依法加强对无证办学机构的治理,去年共处理涉职业培训类案件23宗,立案23宗,处罚5宗,罚款18.37万元。
目前,白云区镇街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网格已逐步完善,制定了《白云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监管工作方案》,要求各镇街建立延伸到村社的三级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各网格向企业张贴网格信息公示牌、向群众派发网格信息卡,畅通投诉渠道,确保第一时间受理群众投诉,化解矛盾隐患。同时,建立信息采集、隐患排查、联动处置、责任追究四项机制。
“每年,我们都会开展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专项检查,围绕是否全员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有违规合同条款、是否履行合同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督促用人单位落实整改。”白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白云区还加强“两法衔接”网上平台应用,实现“两法衔接”全流程网上监管,加强信用惩戒,定期对欠薪逃匿企业情况进行通报,使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执法人员巡查劳动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