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从区水务局获悉,番禺区将有序开展全区河涌降水位工作,首批对市桥河北岸17条河涌及大学城片区14条河涌试行长期降水位调度,对沙湾街、桥南街片区18条河涌试行间隔性降水位调度。
降水位,即河涌维持自然低水位运行。一般使河涌水位上游保持自然水位,同时确保河涌的最高水位不高于雨水口或者各类拍门(闸门)。低水位运行后效果非常显著:一是暴露沿线排口,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溯源改造;二是提高水体透明度,在河流水动力与光照作用的催化下,河内污染物会进行氧化降解;三是降低管道运行水位,实现污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的目标;四是可以腾空涌容,降低河涌水位后,可以在汛期大大增加河涌调蓄容量,减少内涝发生。
为确保全区河涌降水位工作成效,区水务局牵头制定了《番禺区河涌降水位工作方案》,明确本次河涌降水位工作目标。面向全区217条河涌,压实各镇街、设施运行单位、区污水公司及各级河长责任。拟定河涌降水位调度原则,分批次试行,逐步增加试行降水位的河涌,并结合实际制定“一涌一调度方案”。成立全区河涌降水位工作专班,加强统筹协调工作。以落实河湖长制为抓手,发挥各级河湖长巡查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信息共享,总结交流好的经验做法。同时协调区污水公司在河涌降水位期间加强对沿河污水管网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根据河涌潮汐规律,结合河涌地理位置、河涌水质、群众需求等情况,区水务局对全区河涌制定“一涌一调度方案”,将河涌分为三类,分别按长期降水位调度、间隔性降水位调度和正常景观需求调度。第一批将对市桥河北岸17条河涌及大学城片区14条河涌试行长期降水位调度,对沙湾街、桥南街片区18条河涌试行间隔性降水位调度。后续将根据降水位工作开展情况、天气变化情况、居民生活需求情况等对调度计划进行调整。
此外,区水务局注重收集汇总河涌巡查记录和调度记录,摸查水闸、泵站、水位等信息,理清污水管网液位、外水侵入点、漏电位置等情况,整理形成台账资料。同时河涌降水位期间,由区污水公司安排专人会同各级河长对沿河污水管网及排水口进行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全区河涌降水位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