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发运量将达1040万吨/年,打造世界级铁路物流枢纽
2021年12月31日16点26分,伴随着嘹亮的火车汽笛声,广州国际港首趟中欧班列从港口徐徐开出,至此,总投资约76亿元的广州国际港一期正式开通运营,开通范围为下行联络线、南区到发场、北区集装箱区。据悉,该中心站位于白云区江高镇,投入使用后,近期(至2025年)集装箱到发运量预测将达到1040万吨/年,将显著改善广州铁路枢纽货运能力,有效扩大广东优势产业尤其是制造、外贸、物流等行业对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辐射影响,发挥集装箱中心站作为广东省陆上丝绸之路物流大通道桥头堡的作用。
开通范围为下行联络线、南区到发场、北区集装箱区
广州国际港项目是全国规划建设的18个国际港之一,是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综合铁路枢纽,也是广东省打造国际货运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通道及口岸建设的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家铁路主枢纽、华南铁路经济中枢以及亚欧跨境物贸支点,成为广州连通中欧、南亚等地区的世界级铁路物流枢纽,直接带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向外集散,大幅提升其辐射能力。
作为华南规模最大的集装箱中心站,广州国际港地处广州枢纽西北部京广铁路和广深铁路两大干线交汇处,紧邻华南路网最大编组站江村站,运输条件便利。中心站整体位于白云区江高镇,总用地规模2716亩,总投资约76亿元,涉及蓼江、勤星、大田、沙溪、叶边、大石岗6条村,是白云迄今为止已完成的最大规模征地。
项目工程于2018年8月开工,一期总投资约14亿元,经过三年多的紧张施工,于2021年12月31日正式开通运营,开通范围为下行联络线、南区到发场、北区集装箱区。开通后近期(至2025年)集装箱到发运量预测将达1040万吨/年,将显著改善广州铁路枢纽货运能力。
目前,广州国际港已吸引中铁联集、顺丰、中铁特货、中铁快运、中交四航局等以大型物流服务商为主的公司投资入驻,将在各功能区分别专业办理集装箱、特货小汽车、快运行包、冷链货物等业务。
规划一中心六大核心服务区,建设多业态物流综合体
“广州国际港的规模是华南第一,而且功能极为齐全。”广铁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二部部长薛世龙介绍,该项目货场分为南北两区,规划一中心六大核心服务区,包括综合服务中心、集装箱作业区、特货(商品车)作业区、快运一区、快运二区、冷链作业区以及远期预留货运服务配套区等。未来将建设集多式联运干线运输、仓储、加工、城市配送多个业态为一体的物流综合体。
近年来,广州市持续推动疏解非中心城区功能。2021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年度文件《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针对促进超大特大城市优化发展,提出“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功能和设施”,以此提升市政交通、生态环保和社区等治理能力,有效破解“大城市病”。
“原来广州地区的铁路物流节点主要依靠老的货运站场支撑,总体规划和设施比较落后,且大部分位于城市中心区,对城市交通、居民生活等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对铁路物流未来的发展也极为不利。”薛世龙表示,广州国际港将改变目前枢纽运能小、内部运输流程复杂、市场竞争力低下的现状,大大提升广州地区枢纽铁路物流发展水平和货运服务能力,促进枢纽货运建设、带动区域路网货运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副区长陈永俊参加了开通仪式。
广州国际港首趟中欧班列从港口徐徐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