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各区动态 > 白云区

白云区获评2023年度省“百千万工程”优秀等次

  • 听全文
  • 2024-05-17
  • 来源:白云时事
  • 分享到
  • -

  在5月9日召开的广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上,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通报表扬获2023年考核评价优秀等次的区县名单,白云区榜上有名。

  2023年以来,白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坚持以头号工程力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锚定“一年开局起步”的目标,聚焦“建机制、树典型”,扎实做好高位统筹、产业发展、城乡融合、改革赋能“四篇文章”,以培育“六个典型”、镇街“1+3”结对互促等作为重要抓手,举全区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800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居全市第三。

  坚持系统推进,巩固健全科学高效工作体系

  据介绍,白云区出台了落实“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构建“区指挥部+区指挥办+6个工作专班+24个镇街指挥部、指挥办”指挥执行体系,建立挂点联系督导、每周调度机制,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19个方面192项年度重点任务落实落细。

  同时,白云区在全市各区率先开展和推进典型培育工作,除了选树培育典型镇(街)、典型村(新乡村示范带、社区)之外,还自我加压、主动加力,遴选典型社、典型户、典型园区、典型项目,共计6个方面典型50个首批培育对象,逐一制定典型培育方案,集中资源力量全力推进,并印发区领导挂点联系“六个典型”工作方案,建立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加大协调、督促力度。

  在要素保障方面,白云区累计投入“百千万工程”资金109亿元,其中发行超26亿元专项债券统筹用于“百千万工程”,设立区乡村振兴产业投资基金。用好省、市“三农”专项用地指标,2023年全区新增的乡村振兴(含留用地)项目建设用地指标1100余亩,着力保障乡村振兴项目用地需求。

  坚持产业为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白云区坚持产业为先,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农业等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各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白云区高标准建设“一园两城三都四区”重大平台,新落地招商项目206个、投资总额1284亿元,出让国有产业用地36宗,建筑面积347万平方米、增长11%。“六大千亿级”和“六大百亿级”现代产业集群规模突破6000亿元,与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开展“五个一”合作,化妆品、智能家居产业分别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47.3%、74.7%、134.2%。全区市场主体超56万户、总量居全市第二,“四上”企业突破5000家、总量全市第三。

  在现代都市农业提质增效方面,白云区深化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成立广州市首支农业产业招商服务队伍,建成现代都市农业展示招商中心,新引进点都德(国际)产业总部等优质农业项目19宗、投资总额约115亿元;广州种业之都顺利开园,首个国家级预制菜展示体验中心、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落户白云,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及傅廷栋院士工作站、食材之都中央大厨房等项目加快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工作被确定为全国试点,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均居全市第一。

  坚持城乡协同,统筹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白云区坚持城乡协同发展,一方面加快打造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白云站、广州火车站、广州国际港“四大枢纽”,推动“四大枢纽”能级全面跃升。白云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取得全国机场“四连冠”,广州白云站开通运营,广州国际港开行国际班列599列、增长83%。新建(改造)道路79公里、增长90%。地铁在营站点、在建里程均居全市第一。

  另一方面,白云区以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牵引,深入开展“一镇街一平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等建设,推动镇域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人和镇依托白云国际机场大力发展空港经济,去年该镇固投增长34.8%、规上工业增长20.6%。江高镇完成工业总产值489亿元、占全区40%以上,目前在建及计划建设产业项目面积超430万平方米。太和镇沙亭棚改区穗丰、兴丰160亩留用地等项目已成功招商落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近40亿元,“白云深处·诗画帽峰”新乡村示范带成为乡村振兴一张亮丽名片。钟落潭镇聚焦化妆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快打造美丽健康产业园,全镇“四上”企业增加至369家,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超1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超200亿元,龙岗黄皮、沙田柠檬新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坚持改革赋能,激发发展动力活力

  白云区坚持以改革提升区域发展动能,创新实施“1+3”镇街结对互促机制,推动区内涉农4镇2街结对18个街道,并延伸覆盖到48个联社结对118个村、430个联社下属经济社结对1338个行政村经济社,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姻、人才联培,激发村集体发展动能。比如,各结对镇街累计捐资近2000万元助力道路、公园等公共设施;三元里街发挥全球跨境电商“三中心”平台功能,赋能钟落潭镇化妆品实现品牌出海。

  同时,聚焦营商环境提升等领域深化改革,五大区属国企资产总额突破450亿元、营收增长42%,智慧白云(数字政府)建设、“智慧城管”和“12345热线智办系统”等智慧政务项目获全国大奖。

  白云区还以改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优质发展,构建“云民声”综合工作促进机制,大力实施“七好民生工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九成,创历年新高,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新开办广东实验中学白云校区等19所学校,南方医院白云分院(二期)即将启用、省人民医院白云院区等加快建设,白云区被评为全国首批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线上交易平台建设,全省首创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底价“云评估”系统,去年全区共完成交易6681宗、交易总金额106.1亿元,位列广州市第一。

白云区在现代都市农业方面不断提质增效。图为广州种业之都。(资料图片)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