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大厅
市民黄姨前段时间想把自己的房子过户到儿子的名下,她本以为手续繁复、耗时长,但没想到仅仅两天就快速办理了过户业务,不禁为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的高效服务点赞。笔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出一系列高效快捷便民举措,完善服务大厅设施设备,打造群众满意,社会认可,便民、高效、规范的不动产登记新形象。据了解,该中心2019年共受理登记案件超过3.5万宗,核发不动产权证书1.5万本、不动产登记证明2万本。
实现一窗受理业务 提供人性化服务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为了实现高效快捷,首先从调整办公场地和优化调整服务大厅窗口入手。去年10月,该中心从区规划资源分局搬迁至区政务服务中心二楼办公。以前,群众办事要在不动产登记、档案、测绘业务所处的两栋楼来回跑动,现在已实现一处办事。优化调整后的服务大厅分为东、西翼大厅,有25个窗口。东翼大厅设13个窗口,主要办理房产持证业务和专设企业业务专窗、不动产登记交易一体化综合受理专窗等;西翼大厅设12个窗口,主要办理发证、收费、土地综合、测绘、档案查询等综合业务。 其中,已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一体化综合受理专窗、档案查询窗口、测绘窗口有机集成,群众办事只需要在服务大厅一处即可完成相关业务,彻底改变以往需要在两栋楼、三个窗口之间来回跑动的状态,真正实现“一窗办理”。
据了解,去年8月,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正式实行不动产登记费前置,即群众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时,受理窗口核查相关材料齐全并开具缴费清单,申请人前往收费窗口进行缴费,缴齐登记费后由受理窗口打印并出具受理回执,快速完成业务办理。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整合办事窗口、优化数据库、简化办事流程等一系列措施,目前已基本实现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办结;转移登记和一般登记业务4个工作日办结;国有土地上房屋24个登记种类非批量案件“60分钟”办结(含涉企),实现国有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批量案件、历史遗留项目案、复杂疑难案10个工作日)。
通过优化整合业务窗口,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大厅的业务窗口配置更合理,后台审批业务流转更顺畅,真正实现“前台受理、后台审批”,打造一个功能更优化、设备设施摆放更合理、群众办事体验度更高的专业服务大厅。大厅还增设了多部自助查册机、自助充电宝,配备了母婴室、无障碍厕所,拓展了咨询台等便民设施设备,充分体现了政务服务的“人性化”关怀。
扩展增值服务 提高便企利民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便企利民水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不断扩展不动产登记增值服务。去年4月,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正式启动“不动产登记+供电+供水+供气”一体化服务,企业和市民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业务时,可以同时申请办理用电、用水、用气过户等业务,减少企业、群众“多头跑”。“今年我买了一套二手房,本来以为只能办理过户手续,想不到用电、用水、用气过户业务也可以一起办理,真是太省心了。”市民禤叔笑着说。
据了解,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是广州市首批与广州市供电局数据全方位对接的登记机构。通过与广州市供电局实现数据共享对接,建立不动产+供电协同服务模式,以人员、信息、流程综合集成的方法,群众在不动产登记交易一体化综合受理专窗可一体化办理供电过户业务,真正实现办事“零跑动”的目标。
去年下半年,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推动登记业务工作相结合,增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升工作人员服务水平。首先是把窗口服务延伸到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走进社区、院校等地,开展“不忘初心为人民,全心登记暖万家”登记机构上门服务活动,将政策解读、咨询服务等“送出去”,为群众解答不动产登记知识要点及业务办理流程,普及不动产登记知识。该中心还积极配合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目前,已完成调查指界、调查成果整理、征求意见、联合审核等工作,下一步待确权调查成果报请市人民政府审议通过后予以公告登簿。
其次是为企业提供从登记前、登记中到登记后的全流程绿色通道服务。建立回访机制,全程跟踪服务企业。建立“不动产登记+企业服务”机制,在服务大厅设置企业服务专窗,向企业提供网签、登记、税收、缴费一体化服务。同时,建立服务企业定期调查回访工作制度,及时了解和解决企业在登记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实现全流程跟踪服务。去年,区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企业业务专窗受理案件近千宗,回访企业近百宗,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受到企业的高度肯定。(文/图邝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