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72岁的张婆婆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居住在番禺区颐养院。去年12月,张婆婆通过第三批长护险评估开始享受长护险待遇后,张婆婆每个月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费用从之前负担1700多元减少至700元,相比之前减少近1000元,有效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2017年8月份开始,我区试行分批实施长护险政策,番禺区颐养院成为我区唯一试点机构。目前,我区63名失能参保人享受到了长护险待遇,基金支付23.6万元。
报销总体支付率为65.6%基本支付率最高75%
日前,在番禺区颐养院见到了张婆婆的女儿吴女士,吴女士对长护险政策赞誉有加,对政府出台如此利民、惠民的政策表示万分感谢,并将一面“长护保险政策好 感谢党感谢政府”的锦旗赠送给区医保办。张婆婆在番禺区颐养院得到了很好的照顾,颐养院特设了长护险照护房,配备专门的护工,护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帮助张婆婆翻身、喂水、喂食,查看老人的状况,并将老人的情况记录在册。
据吴女士介绍,张婆婆未享受长护险时,每月个人需支付1700多元,现在每月仅支付700元,扣除伙食费后,个人支付不到300元,张婆婆的退休金完全够用。而且及时、有效、专业的护理,让儿女减轻了负担,也让张婆婆生活得更有尊严。据统计显示,目前长护险整体报销比例达65.6%,最高可达75%。
生活不能自理的职工医保参保人可申报
哪些人可以申请长护险?据介绍,在目前试点阶段,长护险主要面向广州市职工医保参保人,今后将逐步扩大到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和其他人员,最终实现全覆盖。
区医保办指出,正常享受本市职工医保待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基本稳定的参保人员,需在长护定点机构先办理登记入住或建床(含居家建床)手续,方可通过长护定点机构申请长护评估。申请居家护理待遇参保人员应向提供居家护理服务的长护定点机构提出申请。其中,患有急需治疗的各种危重疾病,病情不稳定;患有重度精神类疾病;距上次长护评估结果不通过之日起半年内,且参保人病情及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变化等三种情形的,长护定点机构将不予受理其长护评估申请。
先评估再记账 有效期达一年
长护险待遇需先进行评估,按规定从申请评估到确定结果为60个工作日。参保人从出具《广州市长期护理需求评估意见》的次日起享受长护险待遇,有效期原则上为一年。参保人在长护定点机构发生的长护险费用属于长护险基金支付的部分,可在长护定点机构记账,属于个人负担部分由参保人自行支付。
虽然长护险通过率高达85%,但仍有部分参保人未能申请成功。区医保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申请人提供的病历材料不够齐全,不能准确反映当事人的生活能力状态或者智能障碍程度;另一方面在于长护定点机构经验不足,初评时不能准确把握标准,导致在专家复评时未能通过。
对于未能申请成功的参保人,可在评审结果公示期,由本人或代理人向市劳动能力鉴定经办机构提出复核申请;或者在结果告知阶段,也就是收到长护评估结论之日起15日内,重新补齐所需资料后由本人或代理人向长护定点机构提出复查评估申请,复查评估的程序及期限与首次相同。
长护险、医保住院待遇不可同时享受
区医保办方面指出,长护险制度设有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两种服务项目,由长护定点机构按照相应的服务项目表及要求提供服务,以保障基本生活照料为主。区医保办表示,为明确划分长护险与医保的保障边界,参保人员在住院、急诊留观期间不可同时享受长护险待遇,即是在长护险鉴定评估有效期内的参保人员如需医保住院、急诊留观、工伤保险住院或生育保险住院等情形,需先暂停长护险待遇,待出院后方可继续享受长护险待遇;普通门诊、门诊慢性病、门诊特定项目则可与长护险待遇同时享受。
自2018年3月1日开始,长护定点医疗机构将在广州市全面铺开,就番禺区而言,除番禺区颐养院外,符合条件的其它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家庭服务机构也可以申请为长护定点机构。下一阶段,区医保办将积极推进长护险居家护理工作,进一步推进失能人员在家中享受长护险待遇,缓解当前居家护理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