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日,番禺区中小学校“云课堂”线上学习正式开课,当天全区23.89万中小学生在线上课。各中小学校积极准备,学校通过录播、电视课程等方式,师生们“隔空相见”,创新线上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宅家不荒学,迅速收心归位,进入学习状态。
中学课堂 线上线下课程无缝衔接
“从3月2日开始,我们所有的课程按照正式上新课安排,教学的内容是今后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的课程设计、学生管理、教学效果的目标是‘宅居如同学校。’”番禺中学党委副书记陈若强接受采访时表示。据悉,经过两周的磨合与实践,从3月2日开始,番禺中学统一使用智学网和腾讯课堂进行教学。智学网主要完成打卡、信息公布、交作业等功能;而课堂教学则在腾讯课堂完成。陈若强表示,目前要实现“宅居如同学校”最大的难度在于学生管理。“我们从班主任、备课组组长、下级的行政都一起参与到学生管理中,课堂上更是增加提问频率,让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学生上课的专注度。此外,我们也尝试进行云测验,提升学生学习的紧迫性,抵消居家学习的松散度。”陈若强也表示,实现学生有效管理最佳的方法是视频教学,但是受到网络流量、学生设备等客观因素制约,现在正不断进行尝试。
广铁一中越秀、番禺两所学校校区同层次的班级教学内容、进度基本保持一致。各年级的线上教育以“录播”课为主。基本上40分钟一节课,前20分钟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20分钟,学生和老师对不明白的问题在班级QQ群讨论。做完的作业,学生拍照上传智能作业系统,教师们在系统中进行批改,批改后系统会自动发给提交作业的学生。对于滞留在湖北的教师和学生,学校已经通过邮寄的形式给到学生和老师教材,校本资源里也有电子课本,滞留在湖北的教师也和大家一起集体备课,包括每个教师负责的课之间的衔接,某一个重难点怎么突破、一些线上的技术问题等等,有任何问题大家都会在群里讨论。
“因为教材的快递问题,有些外省的学生还没收到教材,为了保证公平性,这一两天我们会先延续上周的内容,以便衔接新课程。”象达中学的蒋鼎年老师介绍,考虑到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教学的原则是,慢步走,多回头,不为将来的线下教学留尾巴。
小学课堂 合理安排上课时长
为保证线上教学的学习质量,市桥中心小学在三周前已经搭建好“云平台”,教师们已提前更新了新课的内容。富豪山庄小学也预先与家长、学生、老师一起通过钉钉进行视频会议,基本解决了家长的疑虑。
市桥中心小学还为学生们准备了专属课表,每位学生可根据各自居家实际情况与家长重新设计自己的专属课表,方便双职工家庭。记者在查看市桥中心小学学生的居家学习参考课表时发现,新一轮的线上教育实行全学科覆盖,除了兼顾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体育锻炼、居家劳动教育、眼保健操和书法都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内容。其中,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每周有3-4节课外阅读课。
“一堂课不是固定地看着电脑,而是看20分钟的录播课,然后安排做作业,最后老师会通过钉钉答疑,时间安排很合理。”对于学校开展的线上课程安排,一位家长表示满意。
为了这次停课不停学,区教育局自2月10开始就指导各学校组织教师开展网络教学培训,提高在线课程供给水平;多次召开在线教育视频工作会议,并下发《广州市番禺区中小学线上教育工作指导意见》,研究落实线上教育工作。据悉,为确保在线教育顺利进行,对于未返穗学生,将通过网络为其提供在线课程点播;对无网络、无电视的困难学生或留守儿童,通过电话、广播教学等方式开展学习指导,提供更有针对性、更为贴心的线上教育服务和心理辅导,确保全员参与,保证学习效果。
(转自番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