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各区动态 > 番禺区

番禺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

  • 听全文
  • 2020-03-10
  • 来源:番禺日报
  • 分享到
  • -

  从外省回到家乡的阿伟开着小车进入大龙街新水坑村的中心路时,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绿树成荫、小桥流水、花香阵阵、鸟语声声,放眼望去,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宽阔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全部安装了路灯,村里建起了别墅,河涌不再是昔日人人掩鼻而过、避之不及的臭水沟,清水潺潺重回人们的视野。阿伟感慨地说:“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太大了,下次一定要带外地的朋友回家做客,感受家乡的美好。”这是村民眼里不一样的美景、不一样的家乡,也是番禺区新农村一幅幅美丽的现实图。

0310p1-2_b.jpg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番禺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为建成与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做出不懈努力,正举全区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向纵深推进,村民有了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蹄疾步稳打造美丽田园

  在东环街甘棠村青莲池,公园内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幽静安逸、舒适惬意。老人、妇女带着孩子在这里玩耍,与城市里的小区公园相差无几。甘棠村村民苏叔表示,这里曾经是污水塘,是卫生死角。后来经过改造,垃圾被清走了,水塘也变清澈了,成了一座干净整洁的公园,很多人都喜欢在这里休闲娱乐。

  “以前村子看着很破旧,环境很乱。整治以后,现在村里又干净又漂亮,心里特别高兴。”新水坑村村民芬姨自豪地说。如今,新水坑村将昔日的污水塘建成荷塘景观和主题生态园,并将藏污纳垢的闲置地、边角地进行围蔽,建成小型绿化休憩区,打造舒适的人居环境。去年,番禺区新增绿道两段共5公里,升级改造乡村公园39个,绿化面积9.7公顷。

  去年以来,番禺区系统推动田园整治,全力打造美丽的城市花园、城市湿地。印发实施了《广州市番禺区“美丽田园”建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番禺区田间工具棚搭建指引》等政策文件,推动全面清理田间地头垃圾杂物,严控新增违规“工具房”、“看护房”、“大棚房”,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逐步清拆违法违规的田间建构物,全力遏制农地非农化现象,实现在2020年春节假期前完成两线两沿地区“田园整治”任务,2020年年底全域农村田间地头达到干净整洁标准。

  2019年番禺区第一轮整治共排查设施农业大棚582个,排查大棚面积17651亩,前阶段共拆除“看护房”、“大棚房”104501.49平方米,约合1000多间。第二轮整治共排查需整治“看护房”155个,面积约4千平方米,清理田间地头约13.6亩,复耕8.5亩,清理垃圾杂物约32吨。使得杂物乱堆放、建筑乱搭盖情况得到有效整治,田间地头生产垃圾得到有效清除,田园建设及村容村貌从“脏乱差”逐步变为“洁齐美”。

  同时,结合畜禽养殖业监管的实际情况,有序开展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工作。2019年,通过对“散乱污”畜禽养殖场所的清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目前,我区的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为76.7%,按计划完成今年68%的进度,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

  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亮点纷呈

  走进东环街甘棠村法制文化公园。“永远跟党走”映入眼帘,沿着法治之路,可以看到法治语录、经典案例,让街坊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学习氛围,这是甘棠村这些年变化的缩影,更是番禺区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番禺区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细,共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里仁洞村抗日烈士纪念碑、大岭村革命烈士亭和塱边村松露小学等革命踪迹得到妥善保护提升,建设成为番禺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水坑村、甘棠村和东沙村等众多美丽乡村,均在公共场所大面积体现党建元素,具有强烈新时代特征。多元化提高美丽乡村文化、艺术内涵,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美丽乡村的成功经验和建设成果,举办“美丽乡村里的文明文化”摄影巡回展。精心摄制的美丽乡村宣传片《遇见番禺,醉美水乡》引起了年轻人乡情乡愁共鸣,提高了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番禺区积极推进美丽乡村道路沿线、池塘、景观湖沿岸和公园绿化升级改造和美化亮化提升,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2019年番禺区沙湾北村、新水坑村和大岭村入选广州最美村庄,大岭村入选广东省旅游文化特色村,沙湾古镇美丽乡村精品路线入选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番禺水乡文化游线路入选广东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眼下,番禺区一系列旨在让村庄更美的举措还在继续,一幅与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铺展开来。


(转自番禺日报)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