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下午,番禺区召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成立暨实地普查培训会议,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区文物办、各镇街有关领导,以及区普查队和各镇街联络员等参加会议。
会议宣读“四普”普查队工作方案,并向区普查队队员、普查联络员、普查志愿者、“让文物说话志愿者”颁发证书,标志着番禺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正式成立,普查工作进入田野调查阶段。
会议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首次文物普查,是“十四五”期间最大规模的文物保护行动,增强做好文物普查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建强普查队伍,增强普查队伍力量,优化队伍结构,充分运用好本区专家、学者及热心群众等力量,组建结构合理、战斗力强、稳定可靠的普查队伍,为全面实地调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邀请广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专家指导组组长、广州市考古研究院院长张强禄开展普查业务培训。张强禄从普查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组织实施和不可移动文物认定标准等多个方面,帮助普查队伍掌握普查方法和技术,提升普查工作能力。
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开展文物普查,全面摸清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量,准确掌握其数量、分布情况、保存状况等基本情况,有利于准确判断番禺区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进一步推进历史文化遗产全面、系统和整体保护,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管理制度,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番禺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于2023年11月拉开帷幕,分为准备阶段、田野调查、普查成果验收与公布三个阶段,普查队正式成立后,队员们将直接奔赴一线开展实地调查。
据悉,参加这次普查的,除了区普查队外,各镇街和村居按照区普查办要求都安排了一名联络员,区里还招募了一批文物普查志愿者和“让文物说话”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由专家学者、热心群众、学生等组成,联络员和志愿者是区普查队很好的一个补充,是顺利完成普查工作的有力保证。各镇街压实镇街-村居两级联络员职责,配合区普查办开展实地普查,同时发动村、社区的广大社会力量加入志愿者,参与到本次普查中来,踊跃向区普查办提供文物线索,将番禺区内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挖掘出来,转化为“四普”成果,讲好番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