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8日、29日,区委书记黄彪分别带队调研督导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整改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政治性、严肃性和重要性,全面落实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和市委、市政府要求,不折不扣抓好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全力提升城区环境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
5月28日,区委书记黄彪到市桥街开展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管理情况调研,了解该街垃圾压缩站的建设、管理情况,并就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进行深入探讨。
“压缩站能否满足附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需求?是否有存在臭味扰民情况?”在市桥街坑口垃圾压缩转运站,黄彪一边实地调研压缩站的运作流程,一边详细了解该站在生活垃圾收集、污水处理、除臭处理、人员架构等方面情况。
调研过程中,黄彪对坑口压缩转运站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高效、规范、环保给予肯定。他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处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引入更多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垃圾处理效率,确保城市环境的整洁与美观。
据介绍,坑口垃圾压缩转运站位于市桥街坑口路星海公园后门旁,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自2001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该站一直是区环卫处管理的重点对象;2018年底,随着城市管理的不断优化,该站的管理权由区环卫处移交至市桥街道办事处;去年11月1日,市桥街再次将管理权移交至广环投集团,实现了管理模式的创新升级。
目前,压缩站采用广环牌E型压缩设备,设计日最大处理量高达100吨,现时每日外运8车次,约90吨垃圾量。整个垃圾处理流程科学规范,从生活垃圾收集车卸桶到压缩垃圾,再到外运,每一个步骤都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了垃圾处理不落地及高效运转。
在环保方面,站点配置了智能除臭系统和光波除臭设备,通过多重手段对臭气进行有效控制,并设置了风幕机,将臭气控制在作业空间内部,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站内还使用新型除臭剂和香水,进一步提升了除臭效果和空气质量。在排水方面,压缩站也进行了达标改造工作,实现了雨污分流,不仅能提高排水效率,还有效防止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5月29日,黄彪首先来到沙湾街生活垃圾压缩站,实地察看压缩站的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详细了解整改措施。针对沙湾街压缩站存在未密闭、转运作业中有垃圾落地问题,沙湾街已组织施工单位入场进行围蔽施工,5月31日前完成,聘请专业单位对场站操作区域进行重新规范,围蔽后还将增加负压除臭设施,并严格按照桶收桶运要求进行收运,对压缩设施设备进行改造提升,增加监控设备对垃圾转运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管。此外,区城管局组织镇街对照《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对所有压缩站进行全面排查,发现不规范的进行整改提升。
随后,黄彪到大石街山西村和会江村,调研垃圾分类投放点整改情况、河涌水质、雨污分流工程,并同村民、商家交谈,听取意见建议。目前,大石街已对群众反映垃圾投放点位设施破旧进行改造提升,对破损的垃圾桶进行更换,加强对保洁单位的监督和加大保洁频率,提升城中村的环境卫生。
黄彪强调,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事关民生福祉与城市运转,要坚持生态优先“硬杠杆”,算好“民生账”“长远账”,以高度警醒的思想觉悟、立行立改的坚定决心、攻坚克难的拼劲闯劲,持续提升全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水平。要明确整改目标、问题清单和近中远期整改措施,对照生活垃圾处理有关技术标准制定细化工作方案,举一反三开展垃圾收运处置问题排查整改,以整改促进工作提升,推动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更高追求。
副区长陈建任,市生态环境局番禺分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桥街、沙湾街、大石街有关负责人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