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各区动态 > 番禺区

番禺区民生微实事观察团推动项目落地开花

  • 听全文
  • 2024-07-22
  • 来源:番禺区
  • 分享到
  • -

  番禺区2024年以来着力打造“民生微实事观察团”(以下简称:“民微观察团”)并以之为载体,汇聚民智民力,将“监督、支持、服务”并重的理念贯穿民生微实事实施全过程,切实把民生红利落到实处,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277个村(社区)实现“民微观察团”全覆盖

  近日,南村镇组织坑头村、华南碧桂园社区的“民微观察团”走访调研坑头村湿地生态园和华碧社区优化文明上学路项目,并分组入户了解民生微实事的群众满意度;大龙街新水坑村“民微观察团”通过座谈和现场观摩的形式,深入了解微型消防站、健康驿站等该村2024年民生微实事项目建设成果。观察团成员在观摩调研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村(社区)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串起”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为进一步做好民生微实事工作,落实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三公开”,提高民生微实事群众知晓率与参与率,番禺区制定《民生微实事全过程公开工作指引》和《民生微实事观察团工作指引》,指导全区各村(社区)建立“民微观察团”,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党员代表、村(居)民代表、村民小组长、乡贤等群体加入,全程参与民生微实事征集、申报、实施、验收等环节实施,同时积极征求“民微观察团”成员意见建议。

  成立“民微观察团”是番禺区对民生微实事项目监督方式、实行全过程公开的一次探索,也是推动民生微实事项目更好落地落实的一项举措。截至目前,全区177个行政村、100个社区均已成立“民微观察团”。

  民生实事“民声”评

  2024年4至5月,不少居住在石碁镇大龙社区的群众反映,因持续强降雨造成水浸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大龙社区“民微观察团”收集到民意后,积极向社区反馈,协同力量修建防水坡。近日,大龙社区“民微观察团”在接待党员群众时,此事被群众代表主动提起:“我们向他们反映了问题后,很快就得到落实,最终圆满解决了水浸问题。他们的确是实实在在为民办好事。”

  “我们收到各类民生诉求,都会及时向社区反馈。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的合理需求。”大龙社区“民微观察团”团长周小秋说。

  “上午家门口看病,下午家门口拿药,而且医生的态度又好,有问必答,我们老年人看慢性病不用再跑到5公里外的社区医院了。”新水坑村“民微观察团”成员、村民小组长陈广崧对健康驿站这一民生微项目的投入使用直言“非常满意”。新建成的健康驿站大大方便村民群众看病之余,也破解了该村避难场所欠缺应急医疗救护室和旧健康驿站每周义诊办公场所不足的问题。“所以村民普遍对接下来要开展的(民生微实事)项目也非常支持。”陈广崧说。

  提升为民履职质效

  在沙头街近日举行的民生微实事项目发布会暨“民微观察团”成立仪式上,5组“民微观察团”代表获颁聘书,正式对口11个村(社区)。沙头街榄山村党总支书记卫嘉莹期盼借助“民微观察团”的力量,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大罗村党总支书记陈汉添表示,相信在“民微观察团”的推动下,会有更多关注度高、受益面广、时效性强的项目加快开展和完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民生微实事项目立项后至完工前这个阶段,如何强化公众监督,推动“民微观察团”全过程参与、全周期跟踪?对此,各镇街的做法是,邀请“民微观察团”进行监督和评议,特别是加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监督和公示。

  “大家坐下来一起商量这个钱该怎么花、这个事该怎么办?切实做到申报的项目都有反馈机制,增强观察团的话语权。”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观察团通过实地走访、现场体验、座谈交流、电话问询、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每一个项目的办理进度,每月线下或线上开一次碰头会,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介入督促整改,部分村(社区)党组织还与“民微观察团”建立了“意见征集—反馈—落实—再反馈”闭环监督的良性互动关系,充分发挥“民微观察团”作为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受益者、参与者和监督者的作用,共同推动项目良好运行。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