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1日上午,番禺区举办“新质发展 智造未来”番禺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二期揭牌暨九通智能项目动工仪式,片区内包括九通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制造总部等4个项目当天获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标志着集聚区二期全面进入动工建设阶段,未来2年将全面建成新型工业化产业园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星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永,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夏坚,副区长、区企业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杨少华,区政协副主席金丹华,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专精特新企业代表等参加活动。
优化空间载体 力促“专精特新”集聚发展
当前,番禺正全力加快打造创新“热土”,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高质量发展,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53家,分别居全市第2位和第3位。
杨少华在致辞时表示,集聚区二期是继集聚区一期后,番禺再为专精特新企业谋划布局的产业发展新空间。番禺区将围绕“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深度扩大“智造+智核”优势,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谋划产业和科创空间布局,持续为专精特新企业和新质生产力提供未来发展载体和产业集聚空间,同时强化提升企业建设创新服务,积极探索创新建设模式,加快产业片区实体化建设,着力打造实体经济的主战场、新质生产力的承载地、“南拓”“东进”的中继枢纽、岭南文化的传承摇篮和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14个先进制造业项目进驻 总投资超40亿元
活动上,市工信局领导和区领导共同为番禺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二期揭牌。
2022年9月28日,位于亚运大道出口东北侧的番禺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一期揭牌,规划范围552亩,进驻项目涉及智能装备、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等产业领域。
本次揭牌成立的集聚区二期项目同样位于亚运大道经济带,是狮子洋增长极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用地面积约512亩,未来1至2年将全面建成集聚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空经济、新能源与节能等新兴产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园区。目前已进驻项目14个,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预计总投资41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71亿元。
4个项目动工平均提前100天 刷新“番禺速度”
近年来,番禺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当家,持续优化“产业版”营商环境,打造高质量企业建设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乔灌木林”共生繁荣的产业生态。
活动现场,《番禺区产业项目筹建实务手册》正式推出,这是继《番禺区企业建设服务一本通》4.0版本后,又一本为项目筹建省时间、省成本、省精力的“宝典”。据编制单位番禺区企业建设服务中心介绍,《实务手册》以《高质量发展番禺区企业建设服务指引》为基础,将筹建企业作为第一视角,集中企业关心关注的项目筹建问题,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地讲解相关事项的办理标准、办理流程以及办理要点,务求让企业一目了然,快速掌握项目筹建要领。
本次活动上,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向九通高端智能等新动工项目颁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据悉,在加快集聚区二期建设过程中,番禺区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全程护航产业投资项目提速增效,力促4个项目平均提前100天动工建设,其中2个项目采用基坑联合开挖这一创新建设模式,实现了降本增效。
“对比独立开挖基坑,联合开挖基坑模式有效压减施工时间62%,节省基坑支护工程成本53%。”企业代表介绍,2个项目相邻,通过地下空间联合开发,各自有效增加地下室使用面积约300平方米、节约工程造价约200万元;此外,两地块各自减少交界处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期,加快施工进度,预计可加快工期约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