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鹰、谭家钱同志一行在该区花城街建设北核酸采样点,向街道工作人员了解采样工作进度情况,现场提出可行性建议。
“咱俩都快60岁了,是名副其实的‘120’组合,专门用来处理紧急问题。”6月7日中午,检查完最后一个核酸采样点后,年近60的花都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常鹰开玩笑的对与自己年纪差不多的搭档谭家钱说。
6月5日下午至6月6日中午,广州市花都区开展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为了确保整个过程安全有序推进,花都区纪委监委组织20名业务骨干组成10支督查督办组对该区狮岭、梯面、芙蓉、花城街四片区核酸采样点进行全程督查督办。
作为全委年龄最大的两位同志,常鹰与谭家钱没有接受组织的特殊照顾,主动请缨,带领第一督查督办组冲在最前面,负责对花城街道片区12个核酸采样点进行督查督办,确保整个核酸采样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17时开始检测,现在去第一个采样点紫荷社区。”接到任务,常鹰、谭家钱等人立即出发。
“采样点工作人员是否充足?待检测人员是否通知到位?采样所需物资是否送达?等候区、登记区、采样区划分如何?核酸检测登记系统容量是否充足?核酸检测试剂,样品是否按要求存储?”下午5点不到,常鹰、谭家钱等人已经来到紫荷社区采样点,详细询问工作人员准备是否充足,采样工作推进是否顺利,了解是否存在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提醒工作人员每一环节都务必小心谨慎:“花城街需检测近19万人,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引起全区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给病毒留下溜进来的机会,大家千万要严格按照要求工作。”
当他们来到杨一村中一经济社和紫兰社区森岛湖采样点时,发现现场排队人员很多,队伍却迟迟未动,群众情绪激动。经过询问原来是由于检测材料和设备迟迟没有送到,导致无法开始检测,现场医务人员也着急得不行。看到这情况,常鹰立即联系负责调配物资的区卫健局相关领导,了解到因为配送力量有限,物资保障一时未跟上,常鹰要求他们会同花城街党工委,想办法紧急协调物资,火速支援以上两个采样点。没过多久,物资送达,顺利开检,常鹰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赶往下一个采样点。
随着检测工作顺利推进,检测样本和医疗垃圾的及时合规运转和处理就很重要。每到一个采样点,常鹰、谭家钱都会叮嘱工作人员采集样本一定要在低温下保存,确保一个小时左右运转一次,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必须分开处理。
凌晨1点多,当常鹰、谭家钱一行赶到杨二村党群服务中心采样点时,发现由于持续工作6个多小时,现场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已较为疲惫。两人建议现场负责人有计划安排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轮流休息,并注意及时提供补给。
“说句心里话,突然开展这么大规模的一次检测,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组织者、现场工作人员都不容易,大家都很辛苦。有时候我们过去检查,个别工作人员会担心自己万一工作没做到位被追责问责,我们都会安慰他,尽管放心去工作,我们过来主要是帮助大家一起把关各个环节,及时填补漏洞,协助大家协调解决问题。”常鹰说。
“两位老同志都是快退休的年纪了,15个多小时马不停蹄,中间没休息多久,我一个年轻人跟着都有点吃不消,他们一直精神抖擞,每到一个采样点都关心工作人员防控措施是否到位,物资是否充足,对发现的薄弱环节和漏洞立即督促整改,协助解决了不少问题。我打心里敬佩。”当晚一直跟随他们一起工作的花城街纪工委书记罗真成同志说。
据统计,从6月5日下午5时开始到6月6日中午,花都区花城街共检测18.534万人,花都区全区共检测191.3209万人。
“全部阴性。”6月7日,当听到这个消息,常鹰、谭家钱跟所有花都人一样开心地笑了。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漫天。身为党员干部,无论多大年纪,只要组织需要,只要人民需要,都要慎始如终,始终如一,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工作,这是常鹰和谭家钱两位同志的信念,也是全花都区纪检监察干部的信念。
“下次有工作安排,咱们这个‘120’还是要一起搭档啊!”常鹰笑着对谭家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