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凤羽街道城南社区劳动者综合服务站
黄埔区对口帮扶三都水族自治县凤羽街道城南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凤羽街道东面,距离县人民政府驻地1公里,占地面积34.44万平方米,建有51栋135个单元2860套房,总建筑面积22.78万平方米,搬迁入住2491户1176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781户8538人,同步搬迁非贫户640户,3318人,是黔南州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总数最多的安置社区。
为助推城南社区的搬迁居民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保障搬迁居民长远生计和社区长治久安,黄埔区驻三都工作小组干部主动作为,积极与三都县委、县政府共同谋划,围绕城南社区建设了幼儿园、小学、医院、帮扶车间等一批重点项目,2018年以来,黄埔区累计投入各项资金8200万元从教育医疗、创业就业、社会治理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城南社区的发展。
优先推进教育设施建设 开创社区教育医疗新格局
建设易地搬迁新型社区,要把建设社区配套学校放到重要位置。紧扣社区居民子女就近入托入学需求,三都工作小组与三都县有关部门密切磋商,合力筹划,2018年安排帮扶资金1000万元,建设黄埔幼儿园,招生范围全面覆盖了城南社区的所有住户。另外,安排广州帮扶资金200万元,为黄埔幼儿园购置多媒体显示屏、活动室(室外)玩具及智能电视机等一批实用设备,助力幼儿园实现个性化、现代化办学。目前,已有673名幼儿在此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2019年,再安排资金4629万元,建设黄埔小学,2020年9月投入使用,招生办学。学校建设面积大,各类配套设施完善,运动区、生活区和教学区等区域分布合理,其中超过6000平方米的塑胶运动场地可让全校师生开展体育活动,促进体育与智育相长。学校设计规模为36个教学班,可容纳小学适龄儿童1620人。
黄埔幼儿园、黄埔小学是城南社区的亮点,也是广州帮扶的结晶,完全按照现代化校园要求建设,配备完善的多媒体设备,拥有一批道德高尚、教学水平优的教育团队,同时引进广州先进的校园管理模式,已成为社区子女们生活的乐园、成长的摇篮。
建设搬迁新型社区,要把完善医疗设施作为主要工作。为解决城南社区居民就近就医的问题,2019年,安排帮扶资金700万元高质量建设黄埔医院,项目占地3057.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98.45平方米。医院医疗设备齐全,医生和护士都有较高的水准,可满足10822人的日常医疗需求。2020年,再投入100万元为黄埔医院购置健康小屋体检设备等,可为老人和小孩提供定期体检服务,保障其身心健康。
黄埔医院在居民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居民能够在家附近就医,不仅减少了就医成本,也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2021年1月1日至8月31日,黄埔医院共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9204人次;门诊13001人次,为建立新型医疗服务格局、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着重帮扶产业项目建设 提供就业创业新机遇
搬迁只是举措,脱贫致富才是最终目的。城南社区搬迁人口总数多,解决居民就业问题尤为迫切。综合考虑社区人口多、文化程度不高、劳动力密集的特点,三都工作小组协同三都县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配合引进江歌鞋业、欣晨服饰、吉海电子、高原纸业等帮扶车间项目,壮大社区经济,为社区移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800多个。其中江歌鞋业为认定的广州帮扶车间。
江歌鞋业帮扶车间自进驻城南社区以来,在广州市大力扶持下,企业得到快速成长和发展,产品畅销国内外,就业人员十分稳定,现有员工350人,其中搬迁居民300人。黄埔就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够带动700人就业,还将成为社区居民自主创业的沃土,推进造血式帮扶。通过帮扶车间和孵化基地的建立,有效推进城南社区产业从无至有、从有至优的跨越,既带动社区经济发展,又有效解决社区居民就业难题。
此外,黄埔幼儿园、黄埔小学、黄埔医院等一批民生项目的建设,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一部分就业岗位,为社区居民多途径就业致富打造康庄道路。同时,2021年广州帮扶资金250万元为凤羽街道提供多达524名保洁员、巡逻员等公益性岗位,帮助社区困难人群就业,提供其基本生活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水族青年王应进。2020年10月,他带领的“黄埔帮扶馆”核心团队,获得广东省“创新大赛农村电商赛金奖”。同年12月,在黄埔区、三都县的支持引导下,他创办了贵州丰收年电商科技有限公司,带领乡亲增收致富,是广州实现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帮扶的重要体现。
创新引入智慧社区建设 打造社区治理新亮点
为了让居民住得安心、舒心,广州投入帮扶资金130万元,建设智慧社区指挥中心。通过在居民小区、公共部位、重点区域、重要部位安装视频监控110个探头;在单元楼安装了135个人脸识别门禁;在社区出入口建立3个车辆卡口,创新建设雪亮工程平台、门禁监控平台和车辆管理平台。
集门禁监控平台、车辆管理平台、雪亮工程平台和应急广播平台四个平台组成的智慧社区智慧中心,可实现人员、车辆、事件全面、精准管理,做到人过留像、车过留牌。
由广州帮扶资金建设的智慧社区指挥中心,不仅极大方便社区居民的生活,也成了着力打造移民社区治理工作新亮点的基础。通过安装先进的AI人脸识别系统和社区楼栋监控系统,为社区治理铺设一张智慧管理的安全网,为实现“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的生活场景奠定基础;引导社区居民下载智慧社区app,参与信息录入、数据共享和系统维护,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建,为社区居民生活、出行、购物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通过系统数据APP推广,入网使用,引入社区力量参与,在就业、创业、就学、购物信息方面向社区居民推介,居民可足不出户知晓身边事物,使其尽快适应移民社区生活,推动社区居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在城南社区,广州帮扶项目的标志标识无处不在。幼儿园、小学、乃至医院的顶楼上,均有着“黄埔”两字,广州帮扶项目,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展现在社区居民的面前,成为与社区居民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成为三都、黄埔两地合作的丰碑。
近年来,广州市(黄埔区)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重要指示精神,肩负使命担当,积极响应先富帮后富号召,全方位助力三都发展。六年的栉风沐雨,六年的跨越山海帮扶,东西部协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棵“帮扶大树”正借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在三都开花结果。今年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加大劳务输出和就地就近就业支持力度,拓宽搬迁群众就业渠道。”未来,三都将与广州市(黄埔区)建立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努力打造广东与贵州打造东西部协作的典范,让“硕果之花”在水乡大地持续灿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