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以来,黄埔区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着力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将托育服务列入家庭发展重点工作,在广州市创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活动中积极作为,制定《黄埔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聚焦群众期待,加大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托育服务供给,构建单位办托、社会力量办托、社区托育互助等多纬度、全方位的发展模式,满足三孩生育政策下居民群众托育服务需求。
以点带面,拓宽服务形式满足需求
在推进社区托育互助服务方面,黄埔区以开展试点项目工作为突破点,探索新型的服务模式,以点带面,逐步覆盖全区。例如黄埔区文冲街“向日葵亲子小屋”,这是由黄埔区卫生健康局、区计划生育协会、文冲街道计划生育协会共同打造的全省首批、全市首个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公益项目试点,该项目通过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服务方式,以亲子小屋为“社区互助式托育”枢纽节点,探索推行“三孩时代”放心、便利、优质“家门口托育”服务模式。一是设置了活动区、游乐区、阅读区、户外游戏区、园艺种植区功能区,提供亲子互动、图书漂流、玩具漂流、婴幼儿临时托等多项服务,为宝宝打造出开心成长乐园,为服务对象提供线下相互认识、交流的平台,为家庭式互助托育服务推行营造良好的社区友好睦邻氛围,服务对象在这里能有一个深入的相互了解,从而建立感情,为互助托育打下良好的信任基础;二是引入“小度智能屏”终端,为服务对象提供线上的技术支撑,室内通过智能小度、户外通过智能手表,实时监控婴幼儿情况,构建智能安心托育环境;三是通过组织开展家长课堂、亲子活动、入户指导和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教育,将科学养育理念和服务送进家庭,提高家庭优生优育意识和健康素养。
亲子小屋运营团队运用区块链技术手段,开发社区互助生态“育无忧平台”,以“互助带娃”、“共享家长”等多种形式,创建“互助式托育服务”模式,为家长构建起线上互助小屋,缓解家长“孤独带娃”、“无经验带娃”等压力。通过“平台”互动咨询、爱心求助、物资捐赠等“三大功能”,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实现新生儿护理、辅食指导、婴幼儿临托、家政需求、居家养老等服务的社区发单、接单、对接、监督、服务认证、积分兑换等流程有序衔接,形成“提供服务-积累积分-兑换服务”互助环。
文冲街亲子小屋成立3个月以来,连续开展亲子、育儿主题活动20余次,服务近126个家庭750人次,已成为黄埔区儿童早期发展、临时托育照护和融洽邻里关系极具特色的网红点。区、街、社区三级将持续创新优化该亲子小屋项目服务,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积累总结工作经验。黄埔区将以此为蓝本,整合多方资源,发挥“小舞台、大作为”的专业优势,结合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技术力量,汇集一批专家,培训一批基层优生优育健康指导员和亲子服务辅导员,建设一批直接面对群众的服务阵地,让亲子小屋类的优秀项目向全区各街镇、各村社拓展,为推进我区婴幼儿健康成长发挥更大作用。目前,红山街“亲子小屋”也已投入使用。
管服并行,促进服务体系健康发展
近年来,黄埔区一直着力规范与强化托育服务体系发展,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托育服务共商制度,就开展托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强化监督管理,着重开展疫情防控和婴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治安、消防等监督检查,定期对服务质量开展问卷调查,确保各机构高标准规范化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确保婴幼儿健康安全。
突破瓶颈,实施普惠项目惠及群众
近期,黄埔区着眼于住宅小区“托儿所公建配套”资源,推动符合条件的托育机构进驻各街镇、社区、新建小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等联合共建,大力推动社会普惠托育项目落地,切实解决托育服务行业资源紧缺、供需错位困境,打造更多价格更优惠、服务更优质的社区普惠托育项目,多形式、多渠道创新贴合群众需求、切合社区实际的普惠性托育服务模式,构建黄埔区高质量、广覆盖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家庭养育成本,助力实施国家三孩生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