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广州市荔湾区民政局主办、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承办的广州市荔湾区首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项目展示暨总结会在广州铁路博物馆TIE1896艺文中心举行。广州市荔湾区副区长王韵婷出席活动并讲话,广州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登记发展处、广州市荔湾区民政局负责人,荔湾区各街道负责人,承办单位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公益创投项目负责人,爱心企业代表,新闻媒体代表等参加会议。
会上,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庄秀英对活动承办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并通过视频短片回顾了创投项目的服务情况和成效。据悉,30个创投项目累计开展活动1600余场次,直接受益人数超过3.5万人次,充分展现了荔湾区政府知民情、暖民生的务实举措。
会议对优秀项目、特色项目和优秀筹款项目的创投主体进行了表扬,并向7个爱心支持单位颁发了感谢证书。本次活动累计撬动社会资金156万余元,形成了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跨界协同、携手公益的良好局面,有效整合了社会资源,实现了公益效益的最大化。
王韵婷副区长表示,荔湾区首届公益创投活动成效显著、广受好评。通过资金支持和能力建设,将进一步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整合更多爱心企业和社会资源,推动政府牵头、社会组织实施、社会资源加持的公益模式,为民生福祉注入新活力,助力荔湾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部分项目风采
本届荔湾区公益创投设立了为老服务类、助残服务类、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类、社区治理类四大服务主题,聚焦社会热点,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动力。结合“互联网+”技术探索线上初审、专家评审、项目路演、实地核查等多元化创新方式确定入围项目,并提供能力建设培训、资源对接平台和品牌推广支持,助力社会组织成长,助力荔湾区“大慈善”建设。
守护银发,提升困难长者生活质量
在为老服务领域,公益创投活动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养老公益事业,鼓励其为独居、空巢、失能失智等特殊老年群体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如居家照护、心理慰藉、健康管理等,切实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广州市心乐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的“落地”康护—荔湾区失能“悬空老人”医养服务提质项目是本届荔湾区公益创投活动优秀项目之一。项目链接爱心企业提供福祉车、爬楼机,引入专业团队等资源,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141次无障碍就医,专业康复师提供上门康复30次,实现服务签约19人,有效解决失能失智老人的就医困境,为社区康复服务新模式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实现价值,点亮残障青年就业梦
在助残服务领域,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助残事业,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为残障人士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支持、心理辅导等多元化服务,助力提升助残服务的专业水平和可持续性,推动残障人士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广州市广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的“筑梦匠心坊”—“小苹果”创艺之家创业实训项目是本届荔湾区公益创投活动优秀项目之一。项目搭建了“筑梦匠心坊”社会康复平台,以就业和创业支持为主线,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实践支持以及慈善资源赋能,从个人、群体到社区多层次为残障人士提供支持。项目实施期间,为26名残障青年提供系统的职业培训和超700小时岗位实践,推动约60名社会人士与残障青年建立联系,举办2场残障人士作品艺术展,吸引近1000人参与,并链接了价值7000元的订单。
呵护儿童,用爱护航健康成长
在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社会组织以儿童为本,将守护与培育融合到项目中。从生活保障到心灵呵护,从安全守护到素养提升,通过多元活动与专业服务,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铺就坚实道路。
广州利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的“阳光助力”受情绪心理问题困扰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服务是本届荔湾区公益创投活动特色项目。项目通过组建“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工师”专业服务团队,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项目实施期间,为12个青少年家庭提供深度专业个案服务,22个青少年家庭提供咨询个案服务,与荔湾区7个街道合作,举办工作坊、讲座等活动25场,直接服务383人,有效改善青少年情绪障碍、自杀、休学、多动、家暴等问题及困境,并印发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宣传册、青少年家庭教育服务手册。
凝聚力量,共建美好社区家园
在社区治理领域,社会组织发挥专业资源、贴近群众的优势,激活社区、凝聚群众,从社区文化保育到传承文化故事,最终到培育社区组织促进居民互助参与社区建设,全面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广州市荔湾区萤火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的凝心聚“荔”关爱身边人—社区志愿服务项目是本届荔湾区公益创投活动优秀筹款项目之一。项目以构建“志愿者+社区活动平台”服务模式,联动企业、学校和志愿团队等社会力量,举办4场“凝心聚‘荔’社区志愿服务”系列活动,通过公益文化活动、公益市集和社区慈善行等活动形式,吸引社会各界人士1527人次参与,有效提升社区凝聚力和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