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8日至9日,以“全球合作 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南沙举办。大会邀请了全球气候投融资领域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金融机构代表、重要企业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参会,共谋绿色发展的国际合作路径。
在大会“气候投融资赋能城市新质生产力暨明珠湾国际期货论坛”上,广州南沙期货产业服务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气候金融服务驿站两大平台正式揭牌落地。
广州南沙期货产业服务中心的成立,将有效促进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为南沙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这不仅是对南沙金融服务业的重要补充,更是推动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粤港澳大湾区气候金融服务驿站的揭牌,是南沙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探索气候投融资新模式的具体实践,该平台将汇聚金融资源,创新金融产品,为区域内绿色低碳项目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推动大湾区经济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在揭牌仪式上,南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孙勇,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廖晓生,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陈伟文,建设银行自贸区分行行长王凯共同为两大平台揭牌。
孙勇在致辞中表示,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高地,正充分发挥其区位、资源、开放和政策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南沙正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主动选定气候投融资作为金融创新的窗口,大力鼓励绿色产业发展,推动低碳技术创新,积极为大湾区应对气候变化项目对接国内外金融资源,奋力打造国际气候金融中心。
此次两大创新实践平台的揭牌,不仅为南沙的金融服务和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南沙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全球气候治理和绿色发展贡献更多南沙智慧和力量。
论坛上,廖晓生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南沙经验”。据介绍,近年来,南沙区以实施《南沙方案》为总牵引,充分利用战略地位、地理区位、空间资源和政策优惠等综合优势,协同推动海港、空港、数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实现了各领域优势资源的最大整合与集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金融港建设方面,南沙区以建设国家级气候投融资试点为契机,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旨在将南沙打造成为国际气候金融中心。
在金融港建设进程中,南沙区推动出台了全国首套由穗港澳三地合作编制的气候投融资领域标准——《企业(项目)融资气候友好评价规范》,深入推进港澳规则衔接,为粤港澳标准互认探索了新路径。
为了促进银企合作和气候投融资项目的发展,南沙区上线了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平台,聚焦氢能、储能、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目前,该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征集入库项目及企业超570个,总投资需求超过1500亿元。平台还成功助力多家企业获得融资和上市机会。
为打造完善的气候投融资服务体系,南沙区依托明珠湾气候金融中心,吸引了多家气候投融资领域特色机构进驻,并为企业提供办公场地支持。同时,南沙区还打造了气候投融资展示交流大厅,为企业提供展示核心技术、产品优势及发展潜力的空间,为银企对接搭建了沟通桥梁。此外,南沙区还常态化开展系列品牌活动,聚焦产融对接与政策推介等主题,构建了“政银企”合作朋友圈。
在创新气候金融产品方面,南沙区联合工农中建国有银行发布了全国首个“气候融担”贷款产品,创新落地了广东省首个“绿色气候贷”,并推动发行了全国首批气候友好型企业绿色债券,落地了全国首笔“气候投融资+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等创新产品,为企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持。
大会现场设置气候友好型企业(技术)博览会,为企业提供展示自身产品及技术的空间。
参会嘉宾可以通过听取专业解说,了解参展企业(项目)前景,以及气候投融资作为服务于绿色新质生产力的投融资活动所取得的创新成效。
博览会上,南沙企业在南沙氢能产业协作联盟特色展区组团亮相。海麟科技以氢能为核心,为传统能源船舶和无人机低碳转型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开展高效绿色低空经济无人机应用。广州力生新能源是一家以氢能燃料电池制造及城市供氢技术为核心,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氢能城市运营服务商。中城远大能源有限公司向参会嘉宾展示“一秒能充一公里”的急速充电桩业务。
除了参观博览会,大会还为参会嘉宾提供与参展机构(潜在合作伙伴)一对一单独面谈的机会,嘉宾人员可按照自身感兴趣领域对接来自各地的资金和投资项目。